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诗界风云王国钦知时斋说诗连载七

发布时间:2020-11-15 7:45:00   点击数:

大象出版社出版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连载(七)

《离骚》导读

屈原(约公元前年—前年),名平,字原,战国时代楚国著名的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并以其杰出的创作肇启了我国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他少年立志,才识卓越,二十多岁便由于“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被楚王委以“左徒”之职。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应对诸侯”。在楚国受到威胁之时,他不仅奉命出使齐国订立了“齐楚联盟”,一度有效地遏止了强秦的政治、军事进攻,而且又为楚王起草了将使“国富强而法立”的改革诏令。但是,他的才能却受到当时反对势力的嫉妒、讥谗、排挤和打击。此后,楚王开始疏远屈原,削其职为“三闾大夫”,并先后多次将他放逐于江北、江南一带。最后,当秦国攻破楚国郢都之时,屈原激愤于国家衰亡、理想破灭,在当年的农历五月五日自沉于汨罗江中。

据民间传说:我国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投江的“以身殉国”者。

《离骚》是屈原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楚辞代表作之一。经历代楚辞专家考证,“离骚”首先是楚国时兴的一种乐曲,同时它通过作者的转声、借用、叠韵等艺术手法,又具有了抒发“(别)离(之)忧”、释放家国“牢骚”、述说抑郁“牢愁”等多重意义。屈原其他的主要作品,还有《九歌》《天问》《远游》《渔父》等。

《离骚》作者简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解析

二句

帝高阳:指远古时代的颛顼帝;苗裔(yì):指后代子孙;兮:语气词,是楚辞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主要特征之一;朕(zhèn):古代人们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演化为皇帝的专用自称;皇考:对逝世父亲的专用尊称;伯庸:屈原父亲的表字。

二句

摄提:一种纪年方式“摄提格”的简称,指寅年;贞:正当;孟陬(zōu):即“孟春正月”;惟:助词,用在年月日时间概念之前;庚寅:干支纪日,这里指屈原的生日;降:降生。

二句

皇考观察了我降生之初的时节,就赐我一个美好的名字。览:观察;揆:衡量;肇,开始;锡:赐也。

二句

给我取名叫正则,取字叫灵均。

二句

纷:盛多的样子;吾:即我,与“余”同;内美:指美好的心灵;重:读zhòng,“着重”之义;修能:指学习、培养(多方面的)才能。

二句

扈(hù):披;江离、辟芷、秋兰及下文的木兰、秋菊、宿莽等:均为香草,在本文中喻指美好的事物和自己的志行;纫:连缀;佩:佩饰。

二句

流水汩汩而去,岁月时不我待。不吾与:“不与吾”之倒文。

二句

搴(qiān):摘取;阰(pí):较大的土坡;揽:采摘。

二句

忽:倏忽;淹:淹留;代序:轮换更替。

二句

惟:思也;美人:作者自喻;迟暮:指年老。

二句

抚壮:养护、珍惜壮盛而美好的事物;弃秽:与“抚壮”对举,意为远离、扬弃污秽而卑劣的事物;此度:指现行的准则、法度。

二句

犹言快些任用贤能之才以治理国家吧!来,让我在前面为您带头开路!骐骥(qíjì):骏马,这里喻指有才能者;道:通“导”,引导;夫:在本诗中,除诗尾“仆夫悲余马怀兮”的“夫”字之外,其余均为语气词。

第一段:诗人首先追溯并强调自己的帝王家世、吉祥生日、名字嘉美及天然禀赋,流露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壮志豪情。不仅如此,诗人更加着重进行优良品德的自我完善和卓越才能的修养提高。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己辅佐楚王、振兴楚国的伟大理想。“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表现了诗人愿为祖国前途命运而做开路先锋的一片赤诚之心。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解析

二句

昔:从前;三后:指夏禹、商汤、周文王三代贤君;纯粹:言品德纯正无疵;固:凝聚;众芳:指众多贤能之人。

二句

申椒、菌桂、蕙茝(chǎi):均为香草名,这里喻指各种贤臣。

二句

耿介:光明正大;道、路:指治理国家的正确道路。

二句

桀纣:指夏桀、商纣两位昏君;猖披:狂妄、偏邪;捷径:这里喻指一种简单而邪恶的路径;窘步:窘困,指无法摆脱的困境。

二句

惟夫:语气词;党人:指结党营私之人;偷乐:苟安享乐;幽昧、险隘:阴暗、危险、狭隘。

二句

岂:哪里;惮(dàn)殃:害怕祸映;皇舆:此处以“皇帝的车舆”代指国家。

二句

奔走:奔忙效力;踵武:足迹,犹言沿着先王的道路前进。

二句

荃:香草,此处喻指国君;不察:不了解;中情:内心真情;齌(jì)怒:盛怒。

二句

謇(jiǎn)謇:正直敢言;患:祸患;忍而不能舍:犹言“不忍不说”。

二句

九天:苍天;为正:作证;灵修:灵为神灵,修乃修能,这里喻指楚王。

二句

犹言当初既然与我有言在先,后来却又改变主意反悔推脱。二句犹言我并不以离别君王感到为难,只是为他的数次变化而伤心。

第二段:诗人“述三后以诫今王”,“陈尧舜以示典范”,通过正反史证而阐明治乱成败的道理。因为屈原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必须取得楚王的信任与合作,而楚王却又听信谗言改变了对他的支持态度,所以说他与“党人”的斗争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于是,“伤灵修之数化”的诗人,不得不开始他无比艰辛曲折的抗争与苦口婆心的说服历程。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解析

二句

滋兰、树蕙:栽种、培植香草,这里喻指为实现理想而苦心培养了许多有志之才。

二句

畦(qí):由土埂围出的一块块田地,这里做动词,即按畦种植之意;留夷、揭车、杜衡、芳芷:均为香草,这里喻指屈原所培养的不同人才。

二句

冀(jì):希望;峻茂:高大、茂盛;俟(sì)时:等待时机;刈(yì):收割。

二句

犹言虽说他们可能会枯萎凋零,但我却仍为其变质而哀伤。芜秽:指群芳荒芜、变质。

二句

竞进:竞相为权力而争逐;凭:凭依;厌:满足;求索:哀求。

二句

羌:楚地方言发语词;内恕己:自己宽恕自己;量人:度量他人;兴心嫉妒:产生嫉妒之心。

二句

忽:来往仓促状;驰骛(wù):纵横奔驰;追逐:追逐名利;所急:急于要做。

二句

冉冉:渐渐;修名:美名。

二句

坠露:欲坠之露;落:始也,下文“落蕊”同此;落英:将绽之蕾。

二句苟:如果;信姱(kuā):确实美好;练要:精诚专一;颔(kǎnhàn):因饥饿而憔悴;何伤:有什么可伤心?

二句

揽:用;木根:香木根干;结:系结;贯:串联;薜荔:藤蔓植物。

二句

矫:托举;索胡绳:将一种蔓生香草搓成绳索;(lí):纠结缭绕的样子。

二句

謇:楚地方言发语词;法:效法;前修:前贤;所服:所信服。

二句

不周于:不合于;彭咸:殷代贤臣,因谏君不听,投水而死;遗则:犹言留下的榜样。

第三段: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诗人高瞻远瞩地苦心培养了一批学生,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然而令人伤心的是,这批学生却最终在世俗之中变质了。诗人在谴责“贪婪”“嫉妒”等世俗之可恶的同时,表示了继续特立独行的决心。“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两句,早已成为历代仁人志士所追求和尊崇的修身法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悒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解析

二句

太息:叹息;掩涕:掩泣;哀:哀叹;民生:国计民生;艰:艰辛。

二句

犹言我虽然爱好修饰并规范自己的言行,但是我早上诤谏到晚上却已受到谗毁。羁(jījī):指马缰绳和马络头;谇(suì):谏诤;替:谗毁。

二句

犹言(他们)既谗毁我美丽的佩饰,更谗毁我培育人才的举措。申:重申,着重;揽茝:犹言滋兰树蕙。

二句

亦:转折语气词;所善:所追求的善行;九死:犹言很多的挫折。

二句

浩荡:犹言(君王)糊涂;民心:国人之心。

二句

众女:喻指一群小人;蛾眉:喻指自己“修姱”的美貌和品行;谣诼(zhuó):造谣污蔑;善淫:善于谄媚。

二句

固:原本;时俗:世俗;工巧:善于取巧;偭(miǎn):违背;规、矩:木工衡量圆、方的必备工具。

二句

绳墨:木工引画直线的工具;周容:苟合取容;度:指世俗的法度。

二句

忳(tún):忧愁深沉的样子;郁悒:苦闷郁结;侘傺(chàchì):楚方言,失意、不得志的样子;穷困:走投无路。

二句

溘(kè):忽然;此态:现在苟合求容的状态。

二句

鸷(zhì)鸟:指鹰隼一类的烈鸟;不群:不与凡鸟为群。

二句

犹言方与圆不能苟合,不同道无法相安。

二句

屈心、抑志:心理上委屈、郁悒;忍尤、攘诟:精神上忍让取辱。

二句

伏:即保持;死直:死于正直之道;厚:推崇。

第四段:“民生多艰”使得诗人叹息而掩涕,“心之所善”不为楚王所明察,“众女谣诼”则更将诗人逼向孤独穷困之境地。然而,如“鸷鸟不群”的诗人,却进一步表达出“宁溘死以流亡”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决心。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光明与黑暗的较量,在这里达到高峰。

往期回顾

⊙知时斋说诗连载一

⊙知时斋说诗连载二

⊙知时斋说诗连载三

⊙知时斋说诗连载四

⊙知时斋说诗连载五

⊙知时斋说诗连载六

大象出版社出版

知时斋说诗

目录

说言志

“诗言志”之言在“当下”

诗词:诉说不尽的“红色情结”

“不学《诗》,无以言”

——漫谈“以诗反腐”及提高个人诗词素养之途径

中华诗词是汉唐民族语言文学的艺术英华

——中华诗词纵横谈系列之一

中华诗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华诗词纵横谈系列之二

走向新世纪的中华青年诗词

——中华诗词纵横谈系列之三

说经典

《离骚》导读

千古一唱:《胡笳十八拍》的双重艺术主题

中国诗圣的襟怀

——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起

感受重阳

——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说毛诗

诗词:该如何对待毛泽东?

平仄人生“高大上”,“毛氏唱和”尽奇观

——从策划编辑《毛泽东诗词唱和》说起

人间至爱,荡气回肠

——毛泽东《贺新郎middot;别友》欣赏

可叹的幼稚,可贵的真诚

——重读毛泽东写于年的《七绝middot;刘蕡》

《毛泽东诗词》副编八首作品介绍

说名家

胡适和他的七首“白话词”

透过时光隧道,复活历史瞬间

——读《行中吟middot;马凯诗词选》

一支公仆生花笔,多少诗人未了情

——陈奎元《蓝天白雪集》读后

珠联璧合传佳话,樵韵龙吟柳影双

——序蔡厚示、刘庆云教授合著《双柳居诗词》

令人惊讶不已的《丑牛集》

——读郑欣淼作品《丑牛集》

爱国情怀军旅意,正声雅韵最悠扬

——略论李文朝将军诗词风格

说鉴赏

倾听地震中诗歌的声音

——感读《让我们不要遗忘》及其他地震诗文

行走在官员和诗人之间

——热荐尹宏隽诗词和他的《寸心集》

今古满江“第一红”

——序路尚挺先生专题唱和集《满江红》

序《诗路花雨》

序《鹿岗花雨》

序《悟金集》

序宗礼兄《曹雨诗文选》

序《半空斋吟草》

旧体新声解意多

——赏读陈廷佑先生绝句《看爹娘遗像》

追梦,我们共同的人生目标

——序孔祥敬先生最新诗集《追梦》

我想和朋友一起行走

——序张僧诗集《十月的行走》

《河南当代诗词选》导读

说创新

度词:为“自度曲”正名的最佳选择

——度词新词问题答疑系列之一

度词:当代诗词创新中的技术革命

——度词新词问题答疑系列之二

新词:一步到位的当代诗词新品牌

——度词新词问题答疑系列之三

衣宽终不悔,精彩理新妆

——序宋斌先生《衣宽堂诗联书印》

诗词创新:自编“教材”第一人

——序刘鸿岐先生《学习诗词快捷门》

关于新词是否“去格律化”问题给齐遂林先生的复函

说入史

试论“诗词入史”及与新诗的和谐发展

——兼与钱理群、王富仁、王泽龙、陈国恩等教授商榷(修订稿)

大名穿越来千古,广厦当归老杜魂

——“诗圣杯”纪念杜甫诞生周年海内外诗词大赛筹备、征稿、评

选工作报告

说诗话

让当代诗词更具艺术尊严

“推敲”元旦

戊子桃花诗话

春风又绿大河南

——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wh/108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