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文化 >> 今天是什么温暖了你
冬
至
TheWinterSolstice?
WinterSolstice,midwinter
??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下面就由小编带领大家体味各地都有哪些过冬至的习俗吧
海南
甜丸
每年的“冬至”节,海南苗族人家家户户都要用山兰糯米制成一种糕粑来吃,以庆祝一年的丰收喜悦。
海南的冬至跟潮汕各市县冬至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吃甜丸的习俗。汤圆在潮汕地区又叫甜丸,相传因为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
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后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北方
饺子
江浙
汤圆
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为多,寓慎终追远之意。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冬酿酒=米酒,可米酒太淡太俗,要加点“风花雪月”方能有味儿。于是吴人用十月开镰的新米为“君”,中秋盛放的桂花为“后”,琴瑟和鸣、相融相合,得出了金黄剔透、芳香怡人的冬酿酒。到了冬至前后,才开坛相售。
苏州
冬酿酒
浙江
荞麦面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至吃姜母鸭。一条街只要有一摊卖姜母鸭的店,就整街飘香。
厦门
姜母鸭
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
台湾
九层糕祭祖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在冬至这天,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杭州人冬至喜吃年糕。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
早上: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
中午: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
晚上:肉丝、笋丝汤年糕
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杭州
年糕
客家
萝卜粄
冬至吃萝卜粄是客家人祖先流传下来的习俗,冬至来临,家家都会用糯米和萝卜丝等做成萝卜粄,然后用香蕉叶垫住放在锅里蒸。萝卜粄蒸熟后,客家人都会趁热品尝,而且要分给家里的每个人吃,共庆丰收的日子。
在冬至这一天,银川有个习俗,这一天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人还给羊肉粉汤叫了个特别的名字——“头脑”。
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
宁夏
“头脑”
羊肉粉汤由蘑菇和羊肉烹饪而成,佐以盐、姜、葱、蒜、辣椒、酱油等调料,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一锅五颜六色的羊肉粉汤就做好了,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小编很期待能有更多的小可爱跟我分享你们冬至过节的习俗和趣事哦
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酥糖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