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文化 >> 晚安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如果点击音频没有声音,不要着急,再点击一次,重新开始或者退出重新打开就好啦!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1.
这首诗只有二十八个字,很短,但是字里行间洋溢出的对家乡的思念,却无比悠长......
这首诗创作于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岁末,当时白居易三十三岁,那天刚好也是冬至。
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朝廷在这一天是要放假的,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国家法定节假日。
按照传统习俗,冬至应该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但是白居易当时恰恰正在在外面出差,路过河北的邯郸,于是诗人就住在了邯郸的驿馆。
古时候,驿站就是官办的客栈酒店招待所,这天刚好赶上过节,大家人都在团聚,晚上白居易抱着双膝坐在油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此时此刻,思乡之情显得尤为浓重起来。
2.
其实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里,影子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影子就是孤单寂寞冷的代名词。
你想想啊,什么时候你才会注意到影子呢?当然是没有人的时候!
比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听起来人很多的样子,结果掰起指头算,也只有我,影子,和月亮
还有——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对着影子跳舞,只能够靠着意念安慰自己,对着月亮千里共婵娟了。
熊猫最喜欢最后两句——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我想这两句,道尽了在外漂泊的人所有的心绪吧
此时此刻,在冬至的节气里,身处异乡的白居易,并没有叙述自己对家人的想念,而是想着,此时家人也许应该还没有睡下吧?他们是不是还在念叨着在外漂泊的人呢?
3.宋代文人范希文在自己的《对床夜语》里面是这样评论这首诗的——“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
熊猫向来觉得,往往直击心灵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辞藻,而是真挚的感情流露。
据说白居易当年写诗的时候,为了让自己的字句朴素易懂,经常拿自己写好的诗到市井之中,找不识字的老人,找小朋友给他们念。如果他们能听懂,并且也能被感动,他觉得这样才是一首好诗。
我想,这应该也是大道至简的最真实写照吧。
因为普通,所以更显得真挚动人
4.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这些浩如烟雨的诗词里,写乡愁的句子实在是太多了,其中绝大多数都和节气有关。
比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重阳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是中秋节。
在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人眼里,是非常讲究“仪式感“”的,这一点在节日里体现的尤为明显。
像集体出游的上元灯节(元宵节),共同祭祀祖先的中原鬼节,还有被诗人咏唱过无数遍的中秋节,当然,还有说着远行人的冬至节。
对了,还有举家团圆的除夕守岁。
你有没有觉得,中国人真的非常非常喜欢过节。而过节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团聚。
节日里,在外漂泊的游子浓浓的乡愁,会被这些仪式感无限的放大。
5.熊猫在小时候其并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写乡愁情的诗词曲赋呢?后来慢慢长大了,离家求学,才一点一滴体会到中间的含义。
想象一下,在古代交通是那么不发达,本来关系很好的朋友,却因为要去外地经商或者去外地为官,举家搬迁到另一个地方。路途遥远,这一走,真的就是千山万水了,不像现在,飞机火车高速高铁,更没有什么电话手机2017治疗白癜风疾病最好的药是什么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就够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wh/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