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南开生科重阳佳节,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2019-2-18 20:27:30   点击数:
重阳佳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已然形成,直到唐代走入民间,是固定在农历九月初九的一个传统佳节。根据《周易》的理论,“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所以九月九,就是九又重九、阳数相重的日子,这才有了“重阳节”的名称由来,也称“重九节”。祭祖节   重阳节几乎是处在年尾时段最后一个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由此也可看出重阳节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因为必须要依靠前人总结的教训、祖先遗留的智慧来耕织种植,由此,就形成了一种祖先崇拜的文化心理。中国古人,对于先祖的无限敬重、对于祭祀的高度重视,都由此文明根源而来。既然祭祖是如此重要,那么,重阳节能被列入“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就可见这个节日的地位之高、分量之重。   因此,重阳节的第一个节日主题,就是“祭祖节”,这是一个游子风尘归来、全族祭奠先人的节日。   从而我们才看到有关重阳节最著名的那首唐诗,诗行里传达的是这样一种情感基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初九,宗族亲人都在故乡从事着重阳节的风俗活动,唯有王维一人独在异乡、独自寂寥,他才分外怀念故土乡亲,怀念手足兄弟。登高节   这首诗中,同时还提及到了重阳节的第二个节日主题,就是“登高节”。   在古代,每逢九月初九,都要举家登高望远。   望远,当然是为了观赏美景,观赏漫长的寒冬到来之前、最后的一瞬绚丽秋景;   而登高,传说是为了避灾,因为有民间故事讲到,古时曾有一家人在九月九佩戴茱萸登山,回来后发现家中牲畜皆亡,唯有登高远走的家人无恙,——虽然这是个遥远的故事,但是流传到风俗习惯里,上至帝后、下至民间,都会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   如果说,三月三的春游,是在蛰伏了漫长一冬之后,于天清地朗的暮春之日,舒活筋骨,迎春“踏青”;那么,九月九的秋游,就是在进入一季冬藏之前,于秋高气爽的暮秋之时,健身祛病,登山“辞青”。   全家人要同在春天迎来新一年的希望、释放活力,全族人也要都在秋季送走这一年的病邪、告别青翠。这也是诗人苦闷不能归家与族亲共同完成这一节日使命的心理原因。   在四季中第三个季节里的最后一个月份、在一年里奋斗前进路上的最后一站停歇,回望来时路是收获多还是遗憾多、远眺未来路是要坚持还是要改进,这是年度奋进的最后一次调整机会、是生命里程的重要一次回眸停顿、是如同攀登路上的最后一座山亭驻足,来路有起有伏、前路再接再厉。敬老节   杜甫也有一首《登高》诗,虽没明说是重阳登山,但的确是秋末登台,他写尽了一种寥落老态的悲哀: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果不到行至暮年,活力无限、前途大好的中青年群体,确实很难了解沧桑老者那一份身体力不从心的叹息、生活希望沉沦的无奈,是像杜甫诗里描绘的那样,多病缠身,霜鬓苦颜,落叶声哀,登台步迟。   所以,重阳节的第三个主题意义就凸显了出来,重阳节,也是“敬老节”。   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就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重阳节由此有着为老人祝寿吉祥、祝祷长寿安康的节日寓意。    在人生暮年,心境不免走向苍凉,身体不免走向老态,生命不免走向衰落。但是,依然可以有“夕阳无限好”的另外一种人生状态里的美,依然可以有“为霞尚满天”的另外一份璀璨光华绽放给人间,那是蓬勃朝阳不及的大器晚成,是正午日头不懂的成熟厚重。   处在一年秋尽、行至岁末的重阳,如同经过一天运转、行至暮时的夕阳,提醒着人们去关爱、去感谢、去敬重,那些经历一生奉献、行至晚年的老者。菊花节   重阳节,落木萧萧下,群芳纷纷谢,此时只有菊花,盛放傲人骄姿,独揽天地秋意,所以,当中国文化中提起重阳的时候,就必与菊花紧密相连。   重阳,是一个赏菊的节日;菊花,是属于重阳的主角。因此重阳节的第四个节日主题,就是“菊花节”。   中国人爱重一种植物,绝不仅仅是贪图它的芳姿本身,而是看重植物承载的文化内涵,是爱那一层贴给了某种植物专属的文化标签。比如“梅兰竹菊”四君子:   爱梅,是爱它“寒梅傲雪”的“傲”骨;   爱兰,是爱它“空谷幽兰”的“幽”情;   爱竹,是爱它“咬定青山”的“坚”劲;   爱菊,是爱它“人淡如菊”的“淡”然。   菊,是在秋阳残照里独揽了秋光的唯一一张名片,丛中已无其他芳菲的喧闹打扰,菊瓣带霜,清寂而傲然地为天地送上这一份红妆。   按捺一春的桃红柳绿、退让一夏的鸟语花香,是为了在盛秋寒阳独舞天下。   隐忍后的爆发,无人能挡。   秋风里,残阳下,红满天,金漫地,无人比肩,谁与争锋!   孤独是我一个人的狂欢,清冷而傲岸的姿态,永远都属于王者之风。   而重阳把盏、不语对菊的人,可能正是因为志存高远、静水流深,才独独钟爱菊的凛然凌霜。

图文来源:新媒体中心

编辑排版:尹柳玉









































北京市白癜风治疗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wh/93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