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习俗 >> 人们在重阳节那天
重阳的饮食之风,最有名的就是吃糕“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义,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据了解,最初时,人们在重阳节登高是为了祈求神灵免除灾害,后人逐渐将之演变成一种风俗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
菊花又名“延寿客”,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赏菊
重阳佳节,人们还有饮菊花酒的习重阳节是几月几日俗菊花酒被看做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据了解,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初九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初九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
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重阳节
这样的日子,是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节日之一,你可以选择登高,也可以选择赏菊,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习俗
“‘九月九,糯米饭烧来韧稠稠’民间有这样的俗语在吃重阳糕的同时,赤豆糯米饭在这一天也定是要烧的,可重阳糕、糯米饭都是些不易消化之食,往往吃得肚子发胀的小孩们不得不向大人要‘食母生’吃”陈志强认为,当今的重阳糕,没有固
重阳在早期民众的重阳节喝什么酒生活中强调的是辟邪消灾,而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大家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辟邪翁”(茱萸)
细细数来,吴江的重阳习俗又何止这两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吴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志强说,重阳节里,吴江的民间习俗还真不少
陈志强告诉记者,重阳时节菊花绽放,这个时候是赏菊的最佳时光,所以重阳节自古就有赏菊、喝菊花酒的习俗
陈志强告诉记者,吃重阳糕,是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欢的事他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说起过,以前的重阳糕是用五色米粉做的(这可能与古代的阴阳五行有关),后来改为单用黄色米粉做(这与秋天呈金黄之色不无关系),也有不少人家用豇豆和上糯米粉而做,吃起来又香又九九重阳节手抄报糯三年困难时期,糯米粉、豇豆这些东西都身价百倍,有些人家便用向农家要来的高粱做重阳糕,颜色像豇豆糕,吃起来也挺有滋味的
农历九月初九,中国的老人节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一般可以登高山、登高塔等
定的品种,而大家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可称之为重阳糕
“登高,老人们都乐而为之,说是可以赏心怡情,使手脚轻捷”陈志强介绍着他说,近年来,由于城镇建设的需要,土墩、打靶墙都不存在了,于是,老人们除了登桥以外,借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之利,搞起了登楼梯活动
登高
“重阳节期间,一些大中城市都会组织大型菊展,有的将菊花扎成各类动植物、风景等造型,十分美观”陈志强说
吃重阳糕
饮菊酒
“如今,重阳节的诗句毛泽东人们多从医学的角度去理解,菊花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等作用时逢佳节,秋高气爽,菊花盛开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陈志强告诉记者,赏菊饮酒,吟诗唱酬,也是古代诗人重阳情趣的一种方式
佩茱萸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出产为吴地(今江浙一带),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人们在重阳节那天,将茱萸采来插戴在头上,或放入袋中,系在臂上,佩在身上,以去邪恶”陈志强说,重阳节手抄报图片佩戴茱萸被大家认作辟邪去灾的一种方式,所以茱萸和端午节菖蒲的作用差不多
据介绍,中国是菊花的故乡,菊在花中属于长寿之花,又因其凌霜不屈,常为文人雅士们所赞美而每到此时,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常常在公园、街头等处举办菊展由此,每到重阳,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将菊花与重阳联系到一起,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