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习俗 >> 重阳的来历和风俗
重阳的来历和风俗
佛山广之旅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年龄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遭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朝,过重阳节的风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一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9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久长,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叙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风俗。
唐代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庭、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朝,重阳节更加热烈,《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往事》也记载南宋宫庭“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朝,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身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朝,明朝的风俗照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9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提倡全社会建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一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99”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许,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构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由于与“久久”同音,9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久长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很多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登高
九月9正值仲秋时节,天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适合不过的。
古人的山岳崇拜《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为艰苦,大多依托收集和狩猎谋生。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和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另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围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因此,古人对山既畏敬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风俗早在年龄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持此观点的人还将“崇”字本身作为旁证:崇,形声字,从山,宗声。崇拜之“崇”本来就是对山岳而言,由于“山”即高山,“宗”为神圣。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包含有尊崇、畏敬之意。
登高“辞青”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朝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整天,谓之‘辞青’。”
佩茱萸
古代还盛行九九插茱萸的风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朝就已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意图,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朝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朝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朝,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此才遭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便,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一样,但个儿较小,犹如“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听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行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集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意味长寿。饮菊花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做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朝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依然盛行,在明朝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鸽子情缘
具体要求详见招标文件健康医技肉毒毒素对面肌痉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