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重阳节,你都怎么过?

发布时间:2016-10-12 12:11:30   点击数:
重阳节,你都怎么过?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因九为阳数,日月并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来源于后汉桓景登高避祸的故事。据《三山志》载:福州九仙山(于山),是汉闽越王无诸重九登高的地方,无诸与汉高祖刘邦是同时代的人,比桓景早年。

  《八闽通志》载:“重阳,郡人率以是日登高,饮菊酒以延年,插茱萸以避邪。”(茱萸为中药,味苦、性温,有散寒、温中、止痛和祛恶等药效。)据说,闽越王当年盛菊花酒的大石樽,清嘉庆年间还在于山,后来不见了,但仍有“九日台”遗迹可寻。福州的九月九,除了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等,还有放纸鹞(风筝)的习俗。

1登高、放纸鹞

  旧时,福州登高、放纸鹞的地点主要在于山、乌山、大庙山等。那时,大庙山有一块登高石,据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人称“天星落地”。九月九,大人带小孩到大庙山,在登高石山上一登,便会长高,因此,吸引了福州四城门的人都往这里跑。每逢重阳节,通往大庙山的两条石路都被挤得水泄不通。放风筝,据说也是来自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一次,桓景向费长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药,路迷山林,后经鸽子引路,才找到费长房。后人为纪念此事,登高时随带纸糊鸽子放在山上。

2插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很普遍。农历九月九日,秋高气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时。茱萸被认为能祛病驱邪,所以古人或头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游兴,并把重阳节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

3九重粿

  九月九登高,“高”与“糕”谐音,因此节日期间,福州还有一种特制的糕点,称“九重粿”,即粿有九层,中间夹七层糖色,寓意节节高和登高消灾之意。九重粿的做法也极有地方特色: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在米浆中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再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在蒸笼上铺上洁净的炊布,边上锅蒸炊边分九次舀入米浆;蒸熟后,在米粿面抹上花生油。“九重粿”分九层重叠,可以一层层揭开,亦可整块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状,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是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4饮菊花酒

  重阳节在秋天,正好是菊花盛开的时候,所以,重阳节又被叫做“菊花节”。

  在重阳节饮菊花酒,也是很流行的一种民间风俗。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5扫祭祖坟

  每逢佳节倍思亲。福州的重阳节,还有扫祭祖坟的活动,这与清明的祭坟,合称春秋二祭。现在福州的郊区或郊县,仍保留重阳扫墓的习俗。通常,人们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

  

  如今,人们通过重阳节,将登高与全民健身运动相结合,祭扫祖坟与敬老爱老的传统相结合,与海外侨胞牵线搭桥、招商引资活动相结合,全国人大还将重阳节定为老年节……重阳节,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具有了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

图文来源于网络

新媒体编辑:南风彼岸

遇见闽侯欢迎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最好
郑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xs/14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