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习俗 >> 将九九重阳定老年节
吃重阳糕——健脾益胃
古人常云:“茱萸为辟邪翁,菊花是延寿客”重阳节所佩戴的茱萸(即吴茱萸),其子实又名“越椒”、“艾子”,为常用中药有驱虫、除湿、祛寒邪、利五脏、通关节等功效茱萸枝叶芳香辛窜,有除秽避臭作用如《风土记》云:“茱萸插头,辟恶气”服用还可防病,《淮南毕万术》说:“井上宜种茱萸,叶落水中,饮此水者,无瘟病”其子实还能泡酒《齐人月令》说:“重阳之日,酒必采茱萸,甘菊泛之”《成都古今记》又云:“蜀人每进酒,以艾子一粒投之,少顷,香满盂盏”饮之有回阳散寒之功吴茱萸对素有心腹冷痛、关节寒湿流注者颇有疗效药理研究证明:吴茱萸气味芳香,富含重阳节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结核菌都有抑制作用对治疗皮癣、湿疹及黄水疮等皮肤病也有较好疗效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记者:蒲昭和/文
《千金月令》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以畅秋志”重阳登高,即是秋游,有陶冶情感的成分在其中其实,古人早已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重阳登高实际是鼓励人们走出户外,运动肢体,活动筋骨而登临高处,静观云霞,远眺河山,还能使人心旷神怡,豪情满怀,一扫秋天之愁绪过去登高的方式也多样,年轻人可去远处登山、游猎;老年体弱者可到近处登高台,去城内游佛寺或爬寺塔等其间既能获得精神上的无穷乐趣,又可使身体得到有益的锻炼
佩茱萸——避邪杀菌
1989年,我国正式将重阳定为老人有关于重阳节的诗句节将“九九重阳”定老年节,有深意也很贴切古人将“九”看做“最大数”,中医经典《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把这一天定为老年节,表达了希望老人更加长寿的祝福
我国汉代起,“九九”重阳之日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食重阳糕等习俗如西汉杂史小说《西京杂记》中载:“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又云:“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有趣的是,人们发现重阳习俗大多与健康长寿有关
饮菊花酒——活血降脂
菊花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有“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作用菊花酒是用菊花酿造的酒,制法是:取当年菊花瓣煎汁,与米、曲同酿而成,来年重阳始熟饮用重阳重阳节的习俗饮菊花酒能强身延年,《荆楚岁时记》说:“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故菊花酒历来颇受人们的钟爱过去重阳饮菊花酒是一种时尚,如《旧唐书·李适传》载:“凡天子游幸,秋登慈恩浮图,献菊花酒称寿”皇帝喜饮菊花酒,文人贤士也不甘落后,晋时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更是嗜菊花酒如命,每当重阳这一天,他总会“引吟载酒须尽一生之兴”研究表明:菊花的有效成分对革兰氏阳性菌、结核杆菌、流感病毒及皮肤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并有解热、降压、扩张冠状动脉血液量、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等功效对老年高血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均有良好效果
登高——健身畅志
过去重阳有吃糕的习俗,据《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饵”,即汉代的糕饼,“重阳节的来历20字蓬饵”,是以芳香植物蓬草和米面合制成的蒸糕唐武则天曾在重阳时,令宫女广采百花,和米捣碎,蒸制“花糕”(如菊花糕、桂花糕等),用以赐赏众臣,以笼络人心明清时,重阳糕的制法更趋精细,种类也繁多,并且有了成人和儿童食品之分据《帝京岁时记》载:“京师重阳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小儿辈又以酸枣捣糕、火炙脆枣、糖拌果干、线穿山楂,绕街卖之”过去,在重阳这一天,人们有蒸制重阳糕孝敬老人的习俗,这些糕中常加入有大枣、粟子、山楂等果干等为原料,既颜色好看,香甜可口,食之易消化,同时又能健脾益气
土方治疗白癜风北京到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