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习俗 >> 以己之力,护传统之风国旗下演讲之传统
国旗下演讲|高二7班周典萱
亲爱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以己之力,护传统之风。
本周三,也就是后天,我们将迎来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一直以来,我国对冬至就很重视,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民间有许多庆贺冬至的习俗。例如在古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会在这一天祭祀天地;而直至现在,冬至的许多食俗依然被保留着,例如吃饺子、分腊肉等。
在我国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它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书》中写道:"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吉日,应当庆贺。
大家都知道,冬至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还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第一个被观察出的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小时熟记的二十四节气歌近日再次受到人们的 面对韩国“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印度尼西亚将“皮影戏”捧成自家文化成就,面对越南将雅乐成功申遗。面对不胜枚举的类似例子,我们愈发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元宵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重阳节,“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的茶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书法艺术……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软实力,我们才能在全球化的今天,依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存有一份底气。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抵触、抗拒他国文化。日本的菊与刀,泰国的佛与邪,等等等等。文化的交流在时代的进步中是一种必然,我们应汲取他国优秀的文化精髓,不断厚实、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忘记清明时节的细雨纷纷,才不会忘记中秋时节的婵娟千里,才不会忘记除夕夜的新桃旧符。因为它们不光是节日,更是一脉相承的文化。
我们的视线于清明起飞,飞过端午、掠过重阳、冬至收容。杜甫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因为从冬至起,便白日渐长,天气渐暖,春日渐近。愿自冬至日起,同学们能怀着雅致之情和烂漫心怀,在冬的驿站,静候春的到来。也愿自冬至日起,同学们能真正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虔诚地努力,迎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春天!
(指导老师:李秋萍)
扫描或长按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xs/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