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习俗 >> 关于南安丰州九日山介绍最全的一篇微信,直
主页面回复签到每天都可领话费
(九日山传奇上集)
(九日山传奇下集)
九日山历史及价值
九日山位于丰州西郊金溪北岸,风景秀丽,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据载,晋代衣冠南渡,多沿江而居,常于重阳节(九月初九)到此登高望远,寄托对故土的思念,故得名九日山。九日山多巨岩悬崖,分东西北三峰。
九日山素有山中无石不刻字之誉。自晋代以来历代均有石刻,现仅存北宋至清代摩崖石刻77段、碑刻4方。其中最早的是北宋乾德三年(年)陈洪进造石佛纪事石刻。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是宋代的海交祈风石刻(10段)、泉州市舶司活动石刻(3段),记载着北宋至南宋近年的时间里,船舶冬季出海和夏季归海时官员迎送的盛况等内容。这些都是研究宋代泉州海外交通史的主要实物资料。
此外,还有苏才翁、朱熹、蔡襄、王十朋、虞仲房等人的题刻,甚具书法价值。九日山摩崖石刻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日山现已成为闽南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你知道九日山最新一方摩崖石刻
是什么内容吗?
在九日山最后一次祈风仪典之后年,我们来自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员,乘坐阿曼苏丹提供的和平号考察船来到这里,作为朝圣者,我们既重温这古老的祈祷,也带来了各国人民和平的信息,这也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综合研究项目的最终目标。为此,留下这块象征友谊与对话的石刻。
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
一九九一年二月十六日
西台高士峰来历
唐末江浙名士、著名的五言诗人秦系南游到泉州,在九日山西台隐居二十多年。他离开后,后人为纪念他,遂称西台为高士峰。
东台姜相峰来历
唐末德宗年间,宰相姜公辅因犯颜直谏,被贬官到泉州,后隐居九日山东台,并卒葬于此。后人为纪念他,遂称东台为姜相峰。
九日山麓的延福寺,是闽南最早的寺庙,始建于西晋太康九年(年)。原在丰州庙下,唐大历三年(年)移建于九日山麓。
九日山上有闽南最早的石佛造像在西台石佛岩里,高4.5米、宽1.5米,为北宋乾德三年(年)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所刻,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由于北方丝绸之路的阻断,当朝者就把经济中心南移,宋元时期才有“东方港”之称的泉州港。当时,出入泉州港的许多番舶船队,夏季御西南风而来,冬季乘东北风而去。由于当时的远洋航行全靠风驱动,没有风只能靠祈求神的帮助。泉州的太守、县令以及市舶司等参与人员,就会到九日山下延福寺侧的通远王祠(后改称昭惠庙),举行隆重的祈求海舶顺风的典礼。
祈风典礼一次在农历四至六月间,为回舶祈风;一次在八到十二月间,为遣舶祈风。上述人员参加完典礼之后,参与者就登上九日山游玩,后将祈风、游记等活动的情况,简略镌刻于山中岩壁间,形成如今我们看到九日山上祈风石刻。
(资料图)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祈风石刻记载了自北宋(公元年)至南宋(公元年)92年间,泉州府尹和市船舶司等地方官员为“番舶”举办的11次祈风典礼、3次有关市船舶司官员的登临。如今,泉州官方也仍延续着祈风传统。
今年央视春晚短短12秒的惊艳亮相,让九日山这个承载着闽南文化和“海丝”厚重历史的文物景区惊艳全国,也被更多人所熟知。
一个有态度的本地白癫风那家三甲好治疗白癜风的办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xs/8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