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基本简介 >> 第四章翩翩少年
东坡国成竹城,金銮殿上。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启禀陛下,全国最近出了件怪事,微臣觉得有必要深入调查一下。”
“胡大人,有什么事就赶紧说吧,是什么怪事?”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怪事,常年都如此,只是日积月累恐怕会出事。据微臣观察,在东坡国的胡泽县、湖山县、西营县、呼延县等皆出现了一群草贼打家劫舍的现象。”
“什么打家劫舍的现象,打家劫舍就打家劫舍,还什么现象啊。胡大人,您不会是闲得慌吧”王进王大人说道。
“陛下,据微臣所知,那几个地方最近确实不太安定,经常有盗匪出没,为首的叫做黄通。”
“胡大人,继续说。”东坡国皇帝说道。
“黄通,湖山县人,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三次未曾及第。可是他自小素有才气,粗通笔墨,擅长剑术、马术和箭法。民间流传着他写的一首诗《不第后赋菊》词中所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成竹,满城尽带黄金甲。”
“各位大人对这个黄通怎么看啊。对这首诗又作何解读呢?”李泽这位东坡国皇帝年纪虽然不大,也才33岁,但是他怎么说作为一个东坡国皇帝,他决心再创个东坡国盛世,他听到胡明海的陈述,他得转换思维方式,先问问大臣们的看法。
“陛下,此人显然胸怀大志,不是个等闲之辈。诗中的意思是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黄金如铠甲般的菊花。”李诚李大人说道。
“李大人说的极是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何等胸襟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此人不凡,不凡。”路风涛路大人说道。
“陛下,微臣还听说黄通在胡泽、湖山、西营等地已聚集了上万人马,他们现在暗潮涌动,到处传播东坡国的坏消息,日常地久恐怕要坏事啊。”胡颖山在提出这件事之前已是沉思良久,也做了些功课。
“胡颖山,你说说他们都传播东坡国什么消息。”皇帝坐在金銮大殿的椅子上,对着群臣说道。
“微臣派人亲自去了解过,他们在散播说我们和琉璃国要开战,说琉璃国为了迷惑东坡国,给皇帝送来美女。陛下还记得上次琉璃国使臣磐石生三番五次想要让陛下见见琉璃国美女吧。在民间也慢慢传开了,说琉璃国要使用美人计来祸乱我们的东坡国。”
“什么,他们竟然敢这么说,我不是说过了吗,我只爱尹美人。我也不想见什么琉璃国美人。”皇帝说道。
“是的,陛下。但是流言可谓啊,他们说我们的东坡国皇帝已经见过琉璃国美女,还说陛下被她迷住了,从此荒芜朝政,不理国事。”胡颖山继续说道“所以微臣觉得此事不容小看,一传十十传百,流言可畏啊,陛下。”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朕励志这么多年,勤勤恳恳,忙于国事,发誓要创一个东坡国盛世,你们也看到了,朕做到了,可是如今竟然传言这种话,朕忍受不了。胡颖山,那依你看,应该如何做?”
“臣以为可以派一名有文武兼备的人前去详细调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查出来。湖山县是经济强县,可以先去”湖山县开展工作,收集资料,只有深入调查了才能明白事实真相。”胡颖山说道。
“微臣有话要说,刚刚胡大人所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是如今正是建设东坡国,复兴
东坡国贞观盛世的时候,各县各市都需要优秀人才,现在全国各地都人才紧张,我们该找谁去呢?”王进王大人进言道。
“问的好,我们应该派谁去合适?”
“陛下,臣有一人可以推荐,路大人之子路凝风年方二八,已成长为一翩翩少年,听说是才华横溢,且武功了得,可以说是文武全才。我们可以派他前去。”李诚李大人进言。
“不行不行,我儿尚小,还没有历练,胜任不了。”路风涛听得李诚推荐自己的儿子连忙推脱。
“路将军,在下也听说您的儿子路凝风是位英雄少年,青年才俊,气宇不凡,经常在成竹诗画坊吟诗作画,在家里还练剑习武。”胡颖山胡大人也觉得路将军之子路凝风是位青年人才,可以推荐。
“对对对,路将军之子我可见过,智勇两全,东坡国难得的人才。”
“不不不,各位大人,我儿很浮夸,年轻气盛,难以担当重任。还是推荐其他人吧。”
“路将军,你就不要推辞了,既然大家都推荐,我看就这么定了吧。胡颖山,你立刻通知路凝风,让他前往湖山县等地察看详情。”
“是,陛下,再下即刻去办。”胡大人说道。
“还有其他事情吗?没有就退朝吧。”
退朝回去路上,胡大人急忙追上了路将军,“将军,将军,请等下我,我只是不明白,你为何不让你儿去呢。这正是一个好机会啊。”
“胡大人,你不了解我儿,我儿年轻气盛,好高骛远做不成大事。”
“欸,不要这么说路公子吧。他可比你有出息,不仅有武还有文才。”
“得了吧,知子莫若父,他的个性会让他吃苦头。但是你们都让说让他去,好吧
我也没有办法了,让他历练历练也好。”
成竹诗画坊。
东坡国青年聚齐在一块吟诗作画的地方。
路凝风正在和一群好友在吟诗作对。
“凝风,吟诵的好,太好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下一段是啥?”
“流苏,叫你多读书,不会了吧。告诉你这是李白的《光山月》,全篇如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胡窥青海湾是什么意思啊?”流苏是路凝风的好友,也是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自和路凝风相识以来,对路凝风的才华佩服地五体投地。
“这你又不懂了吧。应该和上句汉下白登道连在一起。汉高祖时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时,吐蕃窥觊着青海大片河山。”路凝风回答道。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我还以为胡奎是一个叫胡奎的人呢。嘿嘿!”
“流苏,我们这些粗俗的人怎么跟路公子这种文化人相比啊,改天我们来切磋切磋武功。”路凝风有两个功夫了得的好友,一个是流苏,一个是泽睿,流苏好诗文,喜欢跟着路凝风吟诗作对,但是资质稍微愚钝,总是学不好。泽睿呢,也是使得一身好功夫,嘴上常常说习武之人粗人一个,才不懂你们那些文绉绉的文字,私下里却经常拿着唐诗三百首在诵读,内心还是想成为像路凝风那样的人。
“你手痒了是吧,是不是好久没挨揍了。要不要现在就来一场。”说着流苏就挥起拳头做出要攻击的样子。
“得了吧,这里是诗画坊,可是习文的地方,你觉得合适吗?”泽睿回答道。
“也是哈,改天。改天与你决战个高低。”
“你们还是多学习些诗文吧,你看看我们东坡国的诗仙李白,游山玩水,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路凝风一边说着,一边则一脸陶醉的眼神,仿佛看到了李白先生在那山水之间,不与浮名散。“我从小就梦想当一个将军,像我父亲一样,能为东坡国效力,但也希望能成为一个有才气的像李白那样的诗人。”
“是是是,那是不用说的,凝风是将军之气又有傲人之文才。”流苏说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漆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路凝风饮了一杯温酒,诗兴大发,背诵起来了李白写的诗。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辉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炫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愧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手太玄经。”眼前和路凝风一起背诵李白《侠客行》的是李月崖。
“凝风兄,好久不见。你看我刚刚背诵的对吗?”李月崖迈步上前与路凝风来了个胸前怀抱。
“月崖老弟,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啊。”
“看来凝风兄还是喜欢吟诵李白的诗。”
“你也是啊。哈哈哈……刚刚那首《侠客行》真是写得气魄,侠之大者,大快人心。”
“李白是东坡国的伟大的诗人,我们学习他也是应该的。对了,凝风兄,听说你很快就可以大施身手了。”李月崖对路凝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