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时节之美中国人才有的春夏秋冬

发布时间:2022-3-1 13:18:23   点击数: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www.tlmymy.com/m/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音频

◆◆◆

气候与季节的变化,带来了二十四节气的轮回。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密码。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繁育、迁徙,无不顺应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也是古人诗意栖居的创造,人们在劳动中学会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衣食农事,依气候而作,随岁月流转。它更是大自然说给我们听的语言,值得每个人去倾听。

春秋待序,以生生不息。今日,我们借着这一组历时两年拍摄的照片,重拾二十四节气之美。

◆◆◆

配图摄影:尹涛照片右下方地名为拍摄地

四川成都——浣花溪

立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立春偶成》张栻

四川——德阳

雨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雨过山村》王建

四川成都——人民公园

惊蛰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观田家》韦应物

四川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春分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春分日》徐铉

四川成都——国色天香乐园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黄庭坚《清明》

四川眉山——柳江古镇

谷雨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谢中上人寄茶》齐己

四川阿坝——色达草原

立夏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

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阮郎归·立夏》张大烈

四川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小满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画蝉》戴叔伦

四川眉山——洪雅县

芒种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北固晚眺》窦常

四川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夏至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思归(时初为校书郎)》白居易

四川成都——大慈寺

小暑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小暑六月节》元稹

广西北海——涠洲岛

大暑

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萤》徐夤

新疆伊犁——赛里木湖

立秋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刘翰

四川——德阳

处暑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处暑后风雨》仇远

新疆布尔津——禾木

白露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白露》杜甫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

秋分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晚晴》杜甫

安徽——宏村

寒露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早发》 李郢

四川巴中——光雾山

霜降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水调歌头》叶梦得

四川——德阳

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李白

山西平遥——平遥古城

小雪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小雪》戴叔伦

四川绵阳——黄土梁

大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雪》白居易

黑龙江哈尔滨——松花江

冬至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水调歌头·冬至》汪宗臣

浙江绍兴——安昌古镇

小寒

晡後气殊浊,黄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微雨》陆游

黑龙江哈尔滨——某村庄

大寒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大寒吟》邵雍

二十四节气是季节的流转,它告知我们气温的变化,它预兆着夏雨冬雪,它分享着物候的乐事。在流年往复的千百年里,我们过着比四季更精致的24节气,才比任何人都明白时间的意义。因为有了二十四节气,让我们无比感恩作为一个中国人,生活不仅是春夏秋冬,更是24个感知自然细微的时刻,让我们相信:生活远比你你想象的美好。

摄影:尹涛

配音:粟雅洁

编辑排版:高文斌

环旅文化,专注于小众定制旅行

咨询-

腹有诗书气自华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jbjj/127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