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基本简介 >> 特讯2016年儒家十大热点
年儒家十大热点
编者按:在《中国大陆儒门大事记》的基础上,儒家网评选出年度十大热点,涉及建言谏议、公共政策、思想学术、文化事件等各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当代儒家的最新发展状况。现予公布,进退得失,以资当世。
儒家网编辑部
孔子年暨耶稣年12月30日
(一)大陆儒学研究界主动认同“大陆新儒家”,批评“大陆新儒教”
(二)“回到康有为”以重思近现代中国立国之道
(三)是否应“老实大量纯读经”,民间少儿读经第二次大讨论
(四)河北省15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恢复县级以上“文庙”建制
(五)《孔子研究》创刊30周年
(六)学者联合倡议中国高校设立儒学一级学科
(七)中马青年回儒交流峰会在山东曲阜开幕
(八)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成立
(九)第二届全国书院高峰论坛发表《东湖宣言》
(十)学者联名呼吁保护乡村传统丧葬礼俗
(一)大陆儒学研究界主动认同“大陆新儒家”,批评“大陆新儒教”
“大陆新儒家”是相对于现代“港台新儒家”或“海外新儒家”而指称的一个思想流派或学术群体,活跃于当代中国大陆,主要述指从蒋庆、陈明、康晓光到唐文明、曾亦、干春松等一批主张儒家文化儒教说的儒家思想研究者和传承者。
十年前“大陆新儒家”概念从方克立口中道出或许具有偶然性,但它却使大陆认同儒家的学者实现了这一认同由自在到自为的转变。长期以来儒家和新儒家、大陆新儒家的概念都被认为具有负面的色彩和定位,人们似乎倾向与之保持距离撇清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口号的提出,儒家思想的发展环境趋暖,大陆新儒学的相关论述也在对经学和康有为的研究中丰富拓展,并且在与港台儒学的对话中表明了自己在问题意识、学术范式和经典谱系方面与牟宗三、徐复观诸前辈先贤的不同取向和意趣。
也就是在年,儒学研究界部分学者在多种正式和非正式场合宣称,这些所谓大陆新儒家其实应该叫做大陆新儒教,他们自己才是大陆新儒家。郭齐勇、李存山、吴光、黄玉顺、梁涛、赵法生等认为他们对儒学和民主关系的认知,对儒家思想的哲学化表述传承着五四以来的传统和港台新儒家精神气质。但是,大陆新儒家并不只是在大陆的港台新儒家或现代新儒家,它应该意味着与此前儒学论述具有某种特色的新论述。
无论如何,这一争论表明儒家儒学的概念基本已经完成了去妖魔化的过程,而在这一旗号下相互批评,则应该可以视为儒家思想光谱丰富和儒家思想阵营壮大的标志。
(二)“回到康有为”以重思近现代中国立国之道
在晚清与民国的大转换中,康有为因缘际会地对帝国转型诸问题有着最为清醒的把握,即在维持疆域不改变、群族不分裂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国家和国族建构的目标。近年来,大陆新儒家在问题意识、学术范式和经典体系上日益成熟成型,也越来越清晰地体认到康有为的重大思想史和现实意义。也因此,一批大陆新儒家被冠名为“新康有为主义”或自名为“康党”,甚至一些被认为是左派立场的学者也对康有为表现了极大兴趣。
年,《原道》辑刊和《天府新论》等刊物连续刊发“回到康有为”专题,重磅推出系列文章,从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的近代史未竟任务出发,求解近现代中国立国之道。论者既包括儒学界的“康党”,还包括所谓的“工业党”乃至左派,在所属学科建制上也较为广泛,涉及儒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相关单位还举办了专题学术会议。
“回到康有为”命题的提出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们体认到,问题,而不是主义,才是当代中国学者所应坚持的品格,更是当代中国治理所应立足的原点。
(三)是否应“老实大量纯读经”,民间少儿读经第二次大讨论
因一封民间读经少年的来信,同济大学柯小刚教授对王财贵先生的“老实大量读经”理论和做法提出质疑,引发了自年以来的第二次读经大讨论,各方空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jbjj/12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