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4 14:40:55 点击数: 次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m.39.net/pf/a_4892467.html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写照。中华上下五千年,节日、习俗众多,除了大家知道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七月十五中元节、重阳节、中秋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等传统节日外,还有哪些有意思的节日呢?跟着小编一起盘点一下吧!1.人日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隋薛道衡诗曰: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这首诗叫“人日思归”,其中的这个“人日”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你能想到吗,这是人类自年前开始给自己过生日。相传,女娲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类。为了纪念这一日,就有了这样一个节日。自汉朝开始,开始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人日节时,古代人头戴“人胜”的一种头饰,后来有人剪彩为花,后以镂金箔贴在屏风上代替之。唐代是最把这个节日当回事的,每到人日节,皇帝会登高大宴群臣。2.填仓节每年的正月二十五是仓王爷的生日。仓王爷是谁?他就是掌管天下粮仓的仓神啊!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填仓节这一天,与粮仓有关的行业都要祭祀,北方民间有填仓、打囤的习俗。仓神的原型是仓星,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天仓六星,在娄南,谷所藏也。藏粮食的星座,当然要被膜拜啦!也有民间传说认为,仓神为兵神韩信韩王爷。因为韩信一开始只当了个仓官,后来又用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遂有此名。3.寒食节此节的时间在每年清明节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在外流亡时,山高路远,饥渴难耐,实在没有办法,就只能沿途要饭,这岂是这位公子所能忍受的屈辱?这时,有个叫介子推的随从不管三七二十一从自己腿上挖了一块肉,煮成肉汤。重耳一开始不知,喝完肉汤后,心里那个美啊。但当得知这碗肉汤是自己的随从腿上的肉时,那个感动啊!一把鼻子一把泪,当即承诺:苟富贵,勿相忘,他日百倍奉还。然而,重耳做了国君,飞黄腾达了,大封群臣却唯独没有介子推什么事。介子推的心理阴影面积瞬间大了起来,一甩手,隐居山中不出来了。重耳这才回过神来。想把他接回来封赏,这位仁兄却是铁了心不露面了,为逼他出山,一把火把山烧了,无奈,这位子推兄是个出了名的犟脾气,抱着根木头被烧死了。重耳悔恨交加,规定全国每年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这就是后来的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4.花朝节汉族传统节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流行于我国北方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期不固定,一般为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这个节日专为百花过生日,看来,古人浪漫起来也是不要不要的。节日期间,人们会成群结队去郊游踏青,爱美的姑娘们会剪各种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很浪漫的名字有没有?5.上巳节古代人们以天干地支纪年也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叫“上巳”。春秋末期,每到这一天,人们结伴去水边洗澡更衣,魏晋以后,这个节日被改为每年的三月初三。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河边喝酒,踏春,好不快乐。看来,古人真的会享受生活啊!晋朝时,永和九年的上巳节还发生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上巳节这天,书圣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共游会稽山,春游,踏青,饮宴,我们的书圣实在是兴奋啊,乘着酒意,随手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6.寒衣节起源于周朝,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冥阴节”“祭祖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祭祀节日。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意思是希望先亡之人在阴间不要挨冻,多享受一点温暖。同时,因为这一天离冬天也比较近了,所以长辈、爱人也会在这一天为自己所关心的人送御寒的衣物,表达一下关爱之情。7.下元节“下元节”,也被称为“下元日”“下元水官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在古代,农历在十月十五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人们在这一天张灯结彩,要进行盛大的祭祖活动。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有句民谚:“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牵砻团子,就是人们把收获的粮食团成团祭祀祖先。三官,是道教的三位大神天官、地官、水官的生日,这一天,所有的道教徒家门外竖起天杆,杆上挂黄旗,杆顶挂三盏天灯。以示对三位大神的纪念。中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代表了古代先民对祖先、对自然的敬畏,我们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古代先民的智慧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youyuanedu.com/jbjj/136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