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菊花残满地伤黄巢

发布时间:2025/4/30 11:24:07   点击数:

公元年,晚唐。在首都长安的一家旅馆里,一个年轻人失眠了。他刚刚得知,自己又落榜了,这已经是第四次落榜。身上的钱也已经花完,想想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他感到人生很丧。这两年来的头悬梁、锥刺股、挑灯夜战、寒窗苦读都白搭了,但是这年轻人心中不服。于是他从床上跳下,拿起旁边的优秀诗文,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

于是他看到了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甚至是李白的“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还有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也有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读着这些名言名句,再想一想自己的文采,自己过去写的诗文,好像是差一点意思,看来我必须也要写下一首属于我的名篇。

年轻人望着窗外,夜色降临华灯初上,繁华的长安城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但是这里的一切都不属于我,我不甘心。就让我在离去前留下点什么吧,于是将桌上的纸张铺平,提笔写下了一首七绝后转身离开了长安这个繁华的伤心地。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心有凌云之志,却没有出路,甚是忿忿不平,既然你们不给我路走,有朝一日,我会开拓出自己的一条通天大道,等着瞧吧,长安!我还会回来的,到时的我让你高攀不起。结果多年之后他戎马倥偬,转战各地,最终如愿入主长安称帝,实现了他诗中所言。

他就是黄巢,同样在少年时已经表现出来文学天赋。在他七八岁时,在一次重阳节宴会上,众人正在吟诗作乐,以菊花为题赋诗,黄巢一句"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赢得满堂喝彩。不过黄巢的父亲却很是惶恐,斥责道:"这赫黄衣是老天赐给皇帝的,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竖子,尽会胡言乱语。"

于是众人便起哄让黄巢重新再作一首,看看这位少年天才的才华。黄巢放眼四顾,见百花开败,蜂蝶退避,瑟瑟西风中只有黄花寂寞独立,不免生出不平之气,张口吟出几句。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才华虽比不上九岁王勃给《汉书》挑了一堆错误的《指瑕》,比不了李白的五岁“通六甲”,但是也不下于七岁骆宾王的《咏鹅》了。七八岁时就能吟出如此豪言壮语,也就预示着黄巢今后必定大有作为。

黄巢虽然成功占据了长安称帝,却并没有治理国家的基础,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年累月的战争已经将国家破坏的千疮百孔,经济萧条。另加上唐朝残余部队的不断进攻,黄巢建立的大齐不到五年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至于黄巢的结局,一直是个谜。有人说,黄巢自杀了;也有人说,黄巢被唐朝军队所杀;还有的人说,黄巢是被他的外甥所杀。而我则更希望是这种结局,黄巢兵败之后并没有死去,而是削发为僧,并留下这首《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自己征战半生,叱咤风云,皇帝也做过了,想当年何其煊赫,如今沦落到偏僻的寺院为僧,无人能识。夕阳西下,独自倚着桥栏,思考种种往事如浮云飘过,如今看透了人生世情,原本波澜的心也已经平静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jbjj/154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