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基本简介 >> 投稿彼时那山
听说你最近不爽
那我带你去一个地方Ann安
◎●◎
近日晚上焦虑难眠,乱梦袭扰,间或还会惊醒。冬日渐深,宾馆里薄衾欠暖,不免觉得天寒难捱,怀想春夏温暖光景。由于工作的原因,羁滞京都已近一月,每日无他,唯吃、睡、工作而已,渐觉臀大肉沉,肚腹隆膨,体质竟然渐渐差了。期间有两日回塘参加反恐培训,跑、爬之后居然全身疼痛,连浓笑、深呼吸亦成难事,方觉昔日青春康健之躯已然作古,沐雪冲凉之勇荡然无存,忽忽之间竟有刘玄德髀肉复生之叹。
前日偶得一梦,梦登家乡西陲的一座平顶山,登临绝顶之时,手扶一石忽折,几乎要摔下去,手持半截断石而立,左脚悬空,凛然欲坠,继而惊觉。觉此梦甚异,黑地里摸着便笺信手记下,日里察看却又不复惊奇之感,唯平平一梦而已。然而梦里之山离家乡尚远,年少时节仅远瞻落日西垂,恰没入此山中,彼时红霞满天,山体亦染,美轮美奂,却从未有攀爬此山之念。我本性懒,不愿多动,少时除不得不帮忙农事及与伙伴放羊、嬉游、游水之外,其余竟默处家中,唯睡觉、看书而已。这点上与我弟弟殊为不同,而今回老家,很多人我弟弟尚能识别且能正确称呼,我却看着眼生,倘无人指点则胡乱称呼,把辈分之类搞得一塌糊涂。因为懒,所以运动便少,体弱多病,隔三差五便要发个高烧,打打点滴,20多年的生病经历竟绝大部分集中于那个时期了。我的家乡是个多山的所在,古时称为峄县,峄者,群山连绵之意。村子的东、西、北三面皆山,离村子较近,可远而眺之,徒步4、5里也可奔而登之。
可在我的记忆中,爬山的经历真是少得可怜,放羊时倒经常到一个小土山,但现在看来,那不过是个小丘陵罢了,算不得山的。那时爬山,主要是去东山,一是近,二是尊崇。东方乃日出之地,东方之山绵延甚远,且掌故颇多,相传王母娘娘曾履山巅,现今足迹犹存;又传其中一山生长不止,王母用两块豆腐压住;或传一神曰泰山奶奶显灵山中,村人惶恐,建泰山奶奶神庙以供奉香火。而山间亦多陡壁,洞窟,有一处最险曰十八颠,很多人去尝试过,也有人壮烈过,可惜我这宅男竟徒有耳闻而已,未尝一试。
少时一次登山是在冬季,雪下未消。三姑、四姑彼时还是青春活力的姑娘,带我们几个小孩子去山上采蝶蛹。蝴蝶过冬会把自己收进蛹中,挂在岩石背后。我们便欣欣然同去,采蛹仅为稀奇,为发现的乐趣,主要在于冒险。东面山势较缓,有路,我们却偏偏选了山势陡峭的西面攀登,实在难于攀爬的不免要托举一下或手拉一把,总算有惊无险到了山巅,见识了传说中的王母足印,也远远看到了那个被两块豆腐压住的尖山,山顶两块方石方方正正竟真如切出来的豆腐一般,豆腐之上似还有一艘船,这个看得就不保真了,仅是感觉而已。总之就是,觉得山真是神奇的所在,有着和神仙扯不断的渊源,很多故事里的神仙都是在山里,想来王母也许确实曾经光降于此。
读书之后又觉不妥,那个王母怎么说也是天上的女王,怎会有工夫看觑这么个小地方呢。还有泰山奶奶的传说又更离谱,她从哪里来,她是哪尊神这都无从查考,其法力却又被描述得神乎其神。据说某年庙会,众人去山上进香。由上郭村上山的路是一条平坦宽敞的大道。某个嘴贱的人上香之后犯了浑劲,信口说到,泰山奶奶有对象没?怎么只见泰山奶奶,不见泰山爷爷呢?——结果这厮下山走在大路上凭空摔了跟斗,把腿跌折了。众人只说是泰山奶奶生气给他点惩罚,省得他以后乱说。这厮后来如何我却是不知道的,但他那种好奇心敢问的精神却着实让我于好笑之余甚为感动,并颇为泰山奶奶的小气而“深表遗憾”。
后来高中时期又去爬了一座山叫“坛山”,在学校北面。当时我正处于一个学为酸腐文学青年的过程,每日里左“红楼”右“离骚”,前“鲁迅”后“路遥”地自得其乐,虽未成文学青年却偏偏带着文学青年的狷狂和酸腐。那日与同学兴致忽发,就去爬了这个坛山。这山倒也不高,爬到山顶望下去确也能把我们的小县城收入眼底。秋日登临,天高气爽,心旷神怡,我头一次感觉登山竟也有那样的乐趣。这样的心境下自然是不可不记的,便写了那么一个游记,颇为简陋,胡乱杜撰,竟不知所谓。再后来便是一次回家,我们姐弟几个一起登家东面的黄山,带着狗。这山虽叫黄山,和传说中的黄山却一点关联都没有。这山矮且陡,却不难攀爬,因覆满树木,平坦处不需手扶也能前进。登山的过程乏善可陈,登上之后坐在山顶一起聊天说地却很畅快,大家一起畅想未来,聊着以后可能的日子,有一点激动,有一点兴奋,充满向往,也充满困惑。而今当生活照进现实,却再也难寻当日的纯真和激情,这未免不是一种悲哀。
我不知为何我对山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情,或许因为攀爬的疲惫?或是那种身处高处时内心的恐惧和颤栗?诚然,俯视山河一览无遗的感觉挺好,有种超凡脱俗之感。但人终归是社会的人,躲不掉也避不开,终究要回归到现实平坦却狭窄的空间里去,没有那么多登高远瞩的意兴。可以说,日复一日的忙碌,我们逐渐遗失了所有的美好,彼时的纯真和热情成了自嘲的笑柄和无奈的哀叹,那山的景色和清风只剩下南柯一梦。今日偷闲,匆匆几笔,慰我彼时那山,以期再次相会。
坛山者,古峄北之山也。坡不甚陡,山不甚高,稳若坛,盖其名之始也。
癸未年重阳佳日与友数人登。其日天少阴,无日,故其为佳时也。山砌石为磴,中有小亭一座。先是,众迤逦拾级而上,至于小亭,略憩复行。
一路而上,见草有衰色,松有冷姿,石有寒相。微风徐来,木叶轻飘,草茎细颤,凛然知秋至也。山有三坡,成两腋,盖面东南、西南者也。中坡有石级,即吾等之登由也。山径曲折,然并不隐晦,以木之不盛也。山巅有电视塔,无它观。止小屋数间,铁架一座耳。又设栅以阻,吾等不得进也。山后有如镜旷地,略侧。倘独居,绝妙之止耳。而望山后,有数顷良田,几处农庄,一湾秋水。赏心而悦目,目旷而神怡,即登之乐也。
然游者众而山不静,景乏美而仙迹无,虽山无名,差堪荒丘,亦为憾事。山无彩,石无黛,松无绝,无山泉,诚不知乐何存也。吾故曰:登高而乐者,乐目也,非乐山也;乐神也,非乐游也。渺然而去之,不知所登者何。
作者简介:孙克强,男,生于年4月19日,籍贯山东省枣庄市。幼时嬉于田野阡陌之间,曾务农事,放羊喂骡。春日折柳作笛,夏日畅游碧波,秋日与亲劳作,冬日逐雪轻歌。懵懂学文,甚好读书。中西泛览,古今初通。而记忆良佳,所学皆有可诵者。性敏慧,有傲骨。慕屈子长风,拾鲁迅之慨。水浒既读,义气满膺;红楼一梦,世事皆清。寒窗已毕,谪于外邦。耳盈铜鸣铁喧,身被烟尘火色。终日繁忙,积忧成伤。或又辗转路途,风雨飘忽。倏然三载,离愁见长。父忧母念,甥侄成行。故土得归,前路迷茫。青、津游走,偶得登堂。蹒跚学步,师友提帮。卧薪尝胆,一路沧桑。京津之路,孤影幢幢。渤海明月,记忆流光。复闻金戈召唤,披挂驰战外疆。大漠孤烟且直,长河落日何方。幸得佳人不弃,白首偕老可望。今朝长刀在手,何惧山高水长。
你凭什么不努力
在每一个死胡同里,都有另一个维度的天空
“看到你越来越好,我突然开心得想哭。”
安说每晚伏笔,一桌一杯一笔一纸一电脑而已,抬头之时,发现其实世界很大。
文章是一个师兄写的,进进出出的郑州路53号,赶不上时间的交错,却也总是能通过三度定理连接。
总是分不清他此时此刻是在哪里?或许在中东,或许在北京,或许在天津……因为刚认识的那时候,师兄就在中东,无数次理不清他的时差,再后来到现在还是依旧不知道他此刻是在国内还是哪里?
那时候我说他去挖石油,后来真的是石油行业,只是不是每一个在石油行业里的人都是身临其油,还有一大群在背后的工作者。
我想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都有在外的理由,山的那边不知道是什么,走出去才知道,走出去才明白,愿我们每一个出发日都是良日,愿我们的离开只是暂时的,愿我们越来越好。
征稿信息
长期有稿费征稿,安掌柜给你一个平台。
我是安
微博
初晨苦楚每天给你一片安眠药/一针静心剂
99%的灵感却源于你们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白癜风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