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发布时间:2015-5-8 11:13:59   点击数: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因此,重阳节被定为农历的九月九日)

重阳节就要到了,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呢?重阳节有哪些其他的名字?又有那些习俗?重阳既往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让您对重阳节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专题:重阳节吃什么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国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句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有关重阳节的诗句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这一天写的

















































































福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lrjr/1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