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老人节日 >> 腊月二十九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祝大家兔年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过了小年以后,日子一天天过的飞快,年味儿一天天愈浓。常言道:“正月忌头,腊月忌尾”。临近年关,每天都有各自的讲究。我们一起来看看腊月二十九都有哪些将就和禁忌,放在当今的现代社会还有没有道理,欢迎交流分享。
蒸馒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腊月二十八和的面经过一天发酵,变成了满满一盆,松松软软,疏松多孔,腊月二十九就要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心灵手巧的把毫无章法的一摊发面,捏、揉、搓成各种活灵活现的样式。古时,百姓约定成俗正月初一到初五期间,不动烟火蒸馒头,一是认为“蒸”与“争”同音不吉利,二是。人们认为过年忙碌是要忙碌一整年的。
一家人围坐在在案板旁,沾湿红纸,印在做好的馒头上,点上红点,有着鸿运当头之意。做好这些后,就要正式动火蒸馒头了,用发面做的馒头,蒸时会“发”,有着发财发家的吉祥寓意。不一会儿,这些香喷喷的馒头就新鲜出炉了。寓意着新的一年,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越过越红火。
把油走面食准备好了,也别忘记喷香的油炸食品。蒸完馒头记得“把油走”。“炸”与“咋”谐音,过年期间人民忌讳过油炸,认为不吉利,不和睦。会在过年之前把过年期间需要准备的提前“把油走”。酥脆的藕盒子,喷香的肉丸,让人垂涎欲滴的小酥肉,都是“把油走”的过年必备食品。
去打酒
中国有着悠久的酒文化,“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文人学士写下了不少美酒佳酿的著述。逢年过节自然少不了美酒相伴,美酒配佳肴,岂不快哉?“酒”与“久”谐音,浪漫又吉祥。
上坟请祖上大供
汉族传统节日中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有着祭祀先祖的传统。常言道:“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旧时,人们一直流传着去祖坟祭拜,并且把老祖先辈请到家里过年,感恩先祖,以求先祖保佑,来年家庭和睦,财运亨通。
祝福大家在兔年里越过越红火,大展宏兔,钱兔似锦,一起发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