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重阳读诗这个逗逼男生的出戏故事

发布时间:2017-3-12 13:12:15   点击数:

读诗缘起:秋天到了,有人要九公读读秋诗。九公不懂诗,盛情难却,勉为其难,从今天起学习几首秋诗。说错了请使劲扔砖头,不过九公一定没有宝玉回应你们。

昨天是重阳节,重阳要登高,要读诗,读诗一般会想到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是九公十岁的孩子都说再读它就俗了。好吧,为了免俗脱俗,我们读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图)杜牧简介

原诗欣赏: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诗人小故事:杜牧,字牧之,一看名字就是从小想做官,做封疆大吏,古时一个州的长官叫州牧,就是把老百姓当羊放的意思。

(图)杜牧的好酒形象

杜牧不仅是官二代,他是官N代,祖上是晋朝名将杜预,爷爷杜佑曾经做过唐朝宰相。

他少年聪颖,26岁就中了进士,是当年全国考取进士的23人之一。他的文章写得那是极好的,据说中进士还是因为考官看到了他的《阿房宫赋》。

当然,他写得最好的是诗,晚唐诗人就看他和李商隐,所以他们俩被称作“小李杜”,几乎可以和李白杜甫齐名。

杜牧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这么好,可是官运不怎么好,所以他放浪形骸,到处风流,寄情杜康,没权但不缺钱。

宰相牛僧儒收集了他放荡的各种黑材料和告状信给他看,他脸红了红,收敛了一段时间,又继续到酒场和风月场鬼混。牛老混蛋不明白,你不给他官做,有事忙,他不这样又能怎样?

古诗赏析:杜牧这次重阳登高是在湖北麻城,他不是一个人爬山,一个人没意思,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多没意思。他是为了安慰失意的朋友张祜,其实他自己也失意,他们二人是同病相怜。张祜很厉害,全唐诗中收录了多首诗,可是也和杜牧一样,做不上大官。

(图)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很有搞笑场景描写

首联: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这是平平淡淡的起句,就像小学生作文的开头一样:在秋天碧空清江时节,大雁开始使劲地飞翔,它们排成人字或一字的身影倒映在水中,这是要飞到九公的老家衡阳去过冬吧。大雁是群居动物,它不孤单,你张祜有我同道,应该也不孤单。

我和客人、就是张祜拿着壶(当然是酒壶,要是水壶就是学生秋游)一起去爬山登高。翠微是山的泛指,岳飞也有“特特寻芳上翠微”的诗句。这哥俩不纯是为了爬山,而是借酒浇愁,互相安慰去了。

颔联: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这句一开始也是普通的劝人凡事想开点的架势,你看人生在世,烦恼太多,失恋啊,被父母逼婚啊,孩子小升初啊,职场升迁啊,等等等等,总是难以见到开口常笑的人。

写着写着,杜先生就出戏了,就从他喝酒劝导的场景中跳了出来:等到我们喝够了酒,看够了景,聊完了天,下山回家的时候一定要在脑袋上插满菊花。这是一个非常搞笑的画面,两个大男人,喝得醉眼惺忪,踉踉跄跄,头上满是金黄的菊花,这是一副怎样的尊容?

杜牧从入戏到出戏,把严肃变成了搞怪,想想张祜听完之后也只能开颜一笑。

杜牧这种出戏在他的的诗中屡屡出现,他就是一个逗逼男生。

比如他跟判官韩绰喝酒,喝着喝着就写出一首调笑的诗,开篇两句很正常的写景: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图)杜牧写“二十四桥明月夜”也出戏,调笑韩绰

紧接着就开始顽皮起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在二十四桥的一个月夜,哪个小女子在教你吹箫啊?陪着的还是一副调笑的嘴脸,从一本正经出戏到一场闹剧。

还有那首著名的《清明》也有这种出戏的跳脱感。开篇两句酝酿了足够的情绪,营造了充分的氛围,就是要悲伤啊,怀念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写着写着杜先生又不安分了,他跳出来写道: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祭扫变成了踏青,悲哀变成了欢快。

(图)杜牧写《清明》一诗,写祭扫又写到了饮酒

接下来读杜牧的这首登高诗,颈联是: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又恢复了正常状态,这样的良辰美景佳节,不要为那远处的落日余晖而悲伤,那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事,由他去吧,我们要做的是把自己喝醉,喝醉才对得起这个节日,对得起这里的美景。

李太白不是说过吗?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其实,饮者也没有留下什么名,只不过喝多了就不再想这些功名利禄罢了。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得意更要喝酒寻欢找乐子。

这里杜牧化用了一个传说,九公一般都不说的。话说陶渊明有一年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南山可怜巴巴地采菊花,采到满手都是菊花的时候,一个白衣人带着酒飘然而至,陶先生在菊花丛中喝得酩酊大醉。

杜牧的意思是,我们也要学陶渊明啊,喝多了喝醉了,我们就成了神仙,世间的烦恼都会忘得干干净净。

尾联: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继续板起面孔教导张祜,酒过多巡,话也多了,道理也想明白了。你看,以前的陶渊明是这样,今天的我们是这样,古往今来都是这样,不要学齐景公那样在牛山上哭哭啼啼把衣服都打湿了。

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就是景公哭牛山。牛山是齐国的一座山,齐景公有一次到这里游玩喝酒,喝着喝着,悲从心起,说,你看那壮丽的国都啊,那美丽的河山啊,太公他们怎么就死了呢?我以后怎么也会离它而去呢?哭得稀里哗啦的,旁边两个臣子也跟着哭。

这时候晏子就在旁边看笑话,说,这真是一个傻国君,两个马屁臣子。你们真是莫名其妙,太公要不死,桓公要不亡,哪里有你景公做国君的份儿?

这句话很有效果,景公立马收住了他那廉价的悲伤和泪水。但是他却成为千古笑谈,杜牧写诗笑话他,李白也写了多首诗取笑他。

杜牧在诗意上进进出出,意思很明白,人生短暂,不要为功名钱财这些身外之物费神太多,好好珍惜生命享受生活才是正理。

九月九日为什么要登高?可能是因为时近深秋,天高云淡,视野开阔,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明白。

九月九日还和久久谐音,是希望人们长长久久吧。九月九日之后的九月十日还是九公老爸的生日,九公祝九爸九妈和天下的父母都天长地久,身体健康。

考试小贴士:这首诗很少在小升初的考题中见到,但是也备不住某些所谓顶尖大学附中今年或明年考它。大概只是填空,如果担心他出阅读理解题,爸爸妈妈们就带着孩子读读九公这篇文章吧。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lrjr/54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