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老人节日 >> 上海或迎最暖冬至日,祭扫注意雾与大雨哦
冬至(WinterSolstice)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澎湃新闻网12月20日,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上海出现久违的降水,但雨量总体不大。在此之前,12月仅有三个雨日。
当日白天,徐家汇站的最高气温止步于14.8℃,虽然比19日的18.3℃低了不少,但依然不怎么冷。
“这还是冬天吗?怎么这么热?今年又是暖冬吗?”12月18日、19日,上海的最高气温均超过17℃,虽然20日止步于14.8℃,但预计21日又将达到18℃,体感完全不似寒冬,引发不少市民的疑问。
对此,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孔春燕表示,截至12月19日,今年上海12月中旬的平均气温高达9.8℃,比常年平均(7℃)明显偏高,而19日当天,徐家汇站的最高气温达到18.3℃,这也是自年以来,12月中旬所没有过的最高记录。“但是,这个冬季是否暖冬,需要待整个冬季结束以后,才能根据平均气温来确定。”
冬至日起进入“数九寒天”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计,12月20日夜里至21日,受暖湿空气影响,申城仍为阴有阵雨或雷雨的天气,雨量中等,北部地区有大雨;20日下半夜到21日上午,沿江沿海地区有雾。恰逢冬至日,外出祭扫的市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21日,上海气温会再次回升,徘徊在13℃~18℃。
全国各地的冬至习俗
冬至还在吃饺子吗?
其实除了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全国各地都有自己过冬至的特色习俗呢。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据说,苏州人冬至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宁夏:冬至吃“头脑”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福建:“冬至暝”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冬至一首儿歌。
??《八闽通志·兴化府风俗·冬至》载:“前期糯米为丸,是日早熟,而荐之于祖考。”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至早,一家人带着“丸子”、水果、香烛、纸钱等上山祭扫祖墓。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为多,寓慎终追远之意。
绍兴冬至习俗
??冬至是绍兴民间一年中的大节,谚称“冬至大如年”。在古代,人们一直是把它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的。
??绍兴民间冬至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庙里去祭祖,谓“做冬至”。一般于冬至前剪纸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称“送寒衣”。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俗称“冬至酒”,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绍兴、新昌等县的习俗,多于是日去坟头加泥、除草、修基,以为此日动土大吉,否则可能会横遭不测之祸。
??旧时越中,无论男子妇女,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馄饨吃吃;而在夏至,则挨家挨户都要吃一顿面条,谓之“冬至馄饨夏至面”。此俗流传已久。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各地区的文化也各有地方特色,而上海地区冬至又是怎么过的呢?
旧时上海,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在冬至这一天习惯吃汤圆,来庆祝冬至的到来。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糖、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自22日起,上海将再迎大风与降温,最低气温降至6℃~8℃。23日上午,随着冷空气主体过境,北方污染物影响,上海将出现一次良-轻度污染及短时轻度霾过程,并伴有中度到重度污染过程。出行祭扫的上海市民要注意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哦~
?
这里是魔都之眼
我们为您提供丰富有趣的魔都生活
欢迎投稿来爆料趣事趣闻
扫描儿童白癜风如何治疗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lrjr/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