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轻科普丨重阳节习俗知多少

发布时间:2017-8-13 20:19:11   点击数:

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被人慢慢的遗忘,很多人不记得传统节日,却记得西方的圣诞节什么的。

即使记得节日,但具体怎么过却连个大概都说不出来。

拾起的节日,丢失的传统。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重阳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也因病差点儿丧命。病愈之后,他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找到一个有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风俗登高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赏菊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插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放风筝

放风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并与各地农时相关,形成一种节令性的活动。从我国地理气候来说,北方地区,一般自十月起,玩赏和制作售风筝者,逐渐活跃。在放风筝时多昂首远视,绿地、蓝天还可以防止、减轻近视眼。

-END-

顺顺贷是什么?

(p2p.







































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lrjr/69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