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老人节日 >> 真实亲诚的中非交往
中非交往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埃及女性木乃伊的头发中就有丝织品。《旧唐书》《太平广记》记载过被称为僧祗奴和僧祗女的黑人艺人。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其中有四次到达非洲。
在中非发展进程中,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具有里程碑意义。峰会提出,中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明确了中非关系未来的目标与任务。
如今,中非关系正沿着约堡峰会确定的路径行进。“要想富,先修路”、“经济特区”等中国特色的用语和经验正在非洲流行。同时,非洲尊重自然的理念,纯真、瑰丽的文化,也让中国人借鉴和向往。
中国对非洲最真诚
不久前,布拉黑马·若里巴拉刚刚与村长的女儿完婚。这段姻缘要从他踏入一家中国公司说起。
5年前,为了赚钱娶媳妇,他来到了中外园林的项目部。中外园林是中建装饰集团的下属公司,当时正在承建马拉博国家公园项目。
布拉黑马的表弟索雷卡索姆同一年也来到项目部,经过勤学苦练,他掌握了一项“绝活”——喷真石漆。没想到,这项“绝活”带来了这段姻缘。两人回到村里后,将自家房子用真石漆进行了喷涂装修。结果,装修后的“豪宅”成了村里的一大风景,引起了村长千金的注意……
年3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演讲中这样概括中非关系:“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
苏丹拉卜伊兹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阿巴斯说:“环顾全球,中国对非洲是最真诚的。”
非洲复制中国经验
很多中国治理经验已在非洲落地生根。在非洲时常可以听到“五年计划”、“经济特区”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政策用语。“要想富,先修路”等中国经验,也成为了非洲流行语。
埃及著名学者萨米尔·阿明认为,非洲发展需要有独立的工业体系、符合国情的有效机制,而中国的发展经验相当有参考价值。
“近年来,非洲国家正在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等各个领域加速复制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说。
王文介绍说,在一次研讨会上,《标准报》助理主编姆加斯利强烈推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表示非洲要向中国学习“钉钉子精神”。
如今在非洲,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已经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8月23日、24日,科特迪瓦亚穆苏克罗理工学院有两场讲座爆满。讲座上,博瓦尼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刘云生,用筷子的阴阳理论,向名学生讲述了中国发展模式。“小小筷子终于可以撬动世界了。”刘云生风趣地说。
中国人感受非洲魅力
尊重自然,这是不少赴非中国人感受到的重要理念。许多穷人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愿吃犀牛、斑马这些“丛林肉”。不仅是因为法律禁止,更是因为“违背道德”。在非洲街头,矮树上的鸟窝伸手可及,但没有人去惊扰巢中的雏鸟。
8月10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肯尼亚的一场记者会上说,“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由中企承建)全线设置了14处野生动物通道,长颈鹿穿过可以不低头、不弯腰”。有外媒分析指出,这折射出中国对非洲自然的尊重。
除了尊重自然,非洲的音乐、绘画、舞蹈、雕塑等艺术形式,也深深吸引着中国人。
浙江省金华市秋滨小学学生手中,有一本特殊的教材《活力非洲实验教材》,涉及非洲自然、音乐、美术、文学等很多领域。非洲的图腾柱、大象、金字塔等形象也出现在该校的“活力非洲园”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白癜风疗效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