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老人节日 >> 创文那些事儿未成年人文明礼仪规范
1
仪表之礼
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幼儿园阶段(3-6岁)
1、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在家长的帮助下梳理头发。
2、学会自己穿衣、穿鞋。
3、学会自己揩鼻涕、擦汗。
小学阶段(7-12岁)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公共场合不脱鞋。
初中阶段(13-15岁)
1、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2、公共场合着装得体,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4、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
5、走路抬头挺胸,不勾肩搭背。
高中阶段(16-18岁)
1、不纹身、不化浓妆。
2、不盲目追求名贵服饰。
3、不穿过于暴露衣着。
2
餐饮之礼
目标:安静用餐,讲究卫生,爱惜粮食,食相文雅
幼儿园阶段(3-6岁)
1、饭前要洗手,饭后要擦嘴、漱口。
2、学会正确使用餐具,自己吃饭,不撒食物。
3、吃饭时不吵闹,不独霸食物。
4、不偏食、不挑食。
小学阶段(7-12岁)
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爸爸妈妈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初中阶段(13-15岁)
1、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大声喧哗。
2、适量盛取,不剩饭、不剩菜。
3、就餐时保持餐桌、地面整洁。
4、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归放餐具。
高中阶段(16-18岁)
1、用餐时先请长辈、客人就座再动筷。
2、为别人夹菜要用公筷。
3、不发出很大的咀嚼声,尽量不起身夹菜。
4、提前离席,向长辈、客人礼貌打招呼。
5、吃不完的食物要打包。
3
待人之礼
目标: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幼儿园阶段(3-6岁)
1、学会与小朋友分享玩具。
2、不随便乱动别人东西。
3、按照规则和要求玩游戏。
小学阶段(7-12岁)
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微笑,主动问好。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
初中阶段(13-15岁)
1、客人来访,热情相待,出门迎送。
2、不在休息时间拜访他人、给别人打电话。
3、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4、不顶撞家长、老师。
高中阶段(16-18岁)
1、学会原谅他人。
2、尽力完成答应别人的事。
3、上网聊天用语文明,不编发、转发恶意造谣、诽谤帖子。
4、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4
仪式之礼
目标:尊重礼俗,遵守秩序,严肃庄重,积极参与
幼儿园阶段(3-6岁)
1、升国旗时,立正站好、目视国旗、不说话。
2、知道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
3、会向师长说祝福的话语。
小学阶段(7-12岁)
1、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
2、参加入学、入队、毕业等仪式活动时,着装整洁,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或队徽。
3、仪式活动中按规行礼,肃立倾听,不随意交流、走动。
4、春节向师长拜年。
5、清明祭扫不穿鲜艳衣服。
初中阶段(13-15岁)
1、参加入团、毕业等仪式活动时,着装整洁,共青团员戴团徽。
2、重阳节问候家中老人,参加敬老活动。
高中阶段(16-18岁)
1、参加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向师长表达感恩之情。
2、参加成人仪式穿正装。
5
入学之礼
简介:入学礼,古称“开笔礼”,俗称“破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是人生四大礼的首次大礼,具有浓厚的思想教育色彩。
时间:9月初
对象:小学一年级新生
措施:求学路上让人终身难忘的精彩第一课,不求与传统的开笔礼“形似”,以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和家长参与为主要形式,通过开展让儿童耳目一新的仪式活动,使孩子在浓厚的氛围中似懂非懂间感受热爱学习、感恩父母、尊敬师长的传统文化精髓,实现从懵懂幼童向小学生的角色转变。
6
成人之礼
简介:“冠者礼之始也”。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因此《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18岁,意味着孩子已成为社会公民,意味着社会责任、法律责任。
时间:五一前后
对象:高三级学生或中职二年级学生
措施: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通过直观、生动、鲜活、规范和有情感的仪式活动,培养孩子自尊、自爱、自重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民族立事立功的壮志,为孩子过渡到“成人”角色营造社会期待、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形成终身难忘的教育效应。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
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吃什么可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