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相关传说 >> 我的辽宁有人在黑辽宁,可这三个
辽报君说
昨天,本报新媒体中心精心策划系列报道“我的辽宁”推出首期“就业篇”。两篇报道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各大新闻网站纷纷转载,我们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涌动大江南北,这其中,创新能力强、头脑灵活、干劲十足的青年群体正成为主力军。今天,我们将视线转向一群在辽宁创业的年轻人。采访中,他们说“创业那么美,我想去试试!”
“营商环境差”“投资不过山海关”“人口流失严重”……“唱衰辽宁”的声声论调,令不少有心在辽宁创业的人望而生畏,他们跃跃欲试,却也观望围观。辽宁真实的营商环境究竟怎样?投资创业的成败究竟如何?今天,我们就透过3个“草根”创业故事,听听他们在辽宁创业的信心与希望。
“我要创辽宁自己的羽绒服品牌”
受访人:石立飞
籍贯:辽宁抚顺
年龄:34岁
10月9日,重阳节。第一批挂着“妙祥坊”商标的羊绒大衣,从大连发往沈阳铁西卖场。创始人石立飞在网上发了一段话:“我只想说,作为吊牌价格远低于东大门款,还不到欧洲品牌价格1/10的大衣,‘妙祥坊’的品质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表现。”
在今年的热播剧《中国式关系》中,马伊琍有大量穿着羊绒大衣的戏份,飒爽洋气,羡煞旁人。在咱辽宁大连,曾经是媒体人的石立飞创建的“妙祥坊”,也能生产同样品质的羊绒大衣,而他对产品的定位是:让客户花更少的钱,买到和国际大品牌相同品质的羊绒大衣。
今年34岁的石立飞是抚顺人。从当年跟妻子两个人一起创建“妙祥坊”,到如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批发业务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随着冬天的来临,石立飞接订单接到手软,工厂同时有近20名工人加班加点赶进度。
“一直以来,我们北方人过冬穿的羊绒大衣和羽绒服都是南方制造的,而作为辽宁人,咱都喜欢穿什么样的羽绒服我再熟悉不过了。等‘妙祥坊’这个牌子稳住了,我还要打造咱辽宁人自己的羽绒服品牌。”
“在辽宁创业,外地人有安全感”
受访人:李正日
籍贯:吉林磐石
年龄:38岁
“从吉林到沈阳,我算是来对了!”坐在记者面前的李正日,对自己来辽宁发展的决心庆幸不已。
今年38岁的李正日两年前开始在沈阳创业,在位于太原街商圈的赛隆眼镜城开了一家眼镜店,专营韩国高端眼镜。李正日是吉林磐石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学习眼镜相关专业,还在日本一家镜架生产企业工作过。回国后,他又学习了验光等相关知识,并渐渐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经过多方考察,李正日最终将自己的创业梦“扎根”在了沈阳。李正日说:“沈阳是东北区域中心,现在还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沈阳经济基础好、政府办事效率高,管理和服务同步跟上,在这里创业有安全感。”
创业第一年,李正日就尝到了甜头,生意兴隆,顾客盈门。如今,李正日不仅拥有了被他称为“一家人”的5人团队,店面的销售额也在稳步上升,前一段时间他还去韩国参加了眼镜展销会,又引进了一批新产品。“创业有时就像一场长跑,起跑决定了后程。在沈阳创业起步不错,以后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这一点我丝毫都不怀疑。”李正日说。
“从北京回辽创业,算是来对了”
受访人:闫晓凤
籍贯:辽宁葫芦岛
年龄:35岁
今年35岁的闫晓凤是葫芦岛人,但在沈阳创业之前,她可是一名“北漂”青年。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闫晓凤发现辽宁只有大连一家射箭馆,平时就热爱运动的她开始动起了心思:与其在北京漂着,倒不如自己创业。经过缜密的考虑,闫晓凤将目光锁定在了自己的家乡——辽宁。
年,闫晓凤创办了沈阳首家射箭馆——沈阳威克特锐射箭馆。从最开始十几个人到现在已经开了两家分店,目前闫晓凤的射箭馆会员已发展到几千人。这几年,闫晓凤还频繁带领会员参加全国各类比赛,斩获大奖是常有的事,口碑自然也就越来越好。
“从北京回沈阳创业,我算是来对了。”当问及为何当初选择回辽宁创业,直爽的闫晓凤说,“那还不是因为咱辽宁人实在,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闫晓凤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辽宁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快,而且敢于尝试,来馆里玩几次就被这项运动吸引了。
“在辽宁创业,只要你敢做并找准方向,就一定能够成功!闫晓凤对辽宁市场前景信心满满。
来源:杨东 张卓 张颖 张瑜
新媒体编辑:张卓 杨东
我的辽宁,毕业我就回来!(附《正午微播》)
辽宁日报新媒体中心隆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