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相关传说 >> 2017宏观逆全球化席卷欧美世界关注中
年是“黑天鹅”频飞的一年,英国“脱欧”公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这些事件背后也映射出全球政治和经济体系很有可能告别过去几十年的大格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整个全球政治经济版图的重构也开始蓄势。
然而,面对全球金融市场低迷的窘境,中国却向世界传达了不同的声音。年9月举行的G20杭州峰会,“中国方案”向世界分享中国的改革智慧和发展经验。“一带一路”、丝路基金、亚投行、RECP等创新发展的理念和举措正一步步由构想变为现实。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即将过去的年,国际金融市场未能摆脱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黑天鹅”事件频发增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可喜的是,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中国为世界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激活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逆全球化趋势有所抬头的情况下,中国在努力构建一个互利共赢、互相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霍建国说。
逆全球化趋势冲击世界经济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国际贸易形成重大掣肘的同时,传统发达国家却在掀起逆全球化的思潮,对世界贸易流通形成更多的牵制和阻隔。
根据WTO统计报告,自年以来,二十国集团经济体共采取了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则显示,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从年到年采取了多项贸易保护措施,其中仅年就采取了90项。
霍建国认为,逆全球化趋势是与国际金融秩序背道而驰的,也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冲击。之所以出现逆全球化的浪潮,是因为在全球化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矛盾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首先,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跨国公司在后期发展当中,没有在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上下工夫,而是更多的参与资本市场的重组,对于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在下降。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政府在全球化过程当中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欧美到了后工业阶段以服务业为主,失业工人没有得到很好的安置,激化社会矛盾。第三,全球治理结构没有跟上,引导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国际组织没有很好的发挥引导作用,导致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失衡。”霍建国分析。
“中国方案”引领世界经济复苏
9月4日,G20峰会在杭州开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处在一个迷茫期。中国借助G20峰会,立足世界格局,提出“中国方案”,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是经济价值。‘中国方案’立足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结构性改革,这些对推动下一轮的经济复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中国告诉世界依靠周期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不了全球经济低迷的问题,通过结构性改革才是正确的道路。”王文说。
其次,在王文看来,“中国方案”的意义还体现在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国家寻找到了一条可借鉴的发展道路。
“‘中国方案’提出的发展理念,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大国力量。尤其是对欠发达国家,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借鉴和替代方案。过去这些国家只是片面的学习西方,效果并不显著。而现在,中国为他们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最后一点,‘中国方案’强调全球经济协调,是一种和平的发展理念,有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王文表示。
此外,记者注意到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对于继续加大对外投资、继续实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都给出了明确的意见。“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一年的实践过程当中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明年企业“走出去”步伐更大
年即将过去,未来一年的全球经济格局成为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