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相关传说 >> 元旦假期要到了古人怎么放假你知道吗
年1月1日
HAPPYNEWYEAR
◆◆◆◆
元旦
马上就是元旦了,
有没有小激动,小开心?
除了我们有元旦假期之外,
古人在这一天也是有假的哦~
那在古代到底都是怎么放假的呢?
秦朝
无假
秦朝之前,各国军队都在时刻备战中,“放假”为何物,想必他们是无法理解的,秦朝统一后,虽无明确的休假制度,然官吏可以请假回家,这称为“告归”。
告归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疾病需回家休养;二是年龄大了需告老还乡。
汉代
“五日一休沐”
到了汉代就有了休假制度。根据《汉律》记载:官员每五日休一沐,即“休沐”。公务员上了四天的班,第五天就要休息一天回家洗澡更衣,修发刮脸。
因为当时朝廷要求各级官员集中在官衙办公和食宿,没有特令,平常不得回家,只有到了“休沐”,才可回家洗浴更衣,走亲访友。所以称做“五日休”。
汉代还设置了节令假。汉代规定:冬至、夏至为例假。那个时候,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祀以祈求灾消年丰。汉代对于冬至尤为重视,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总之那个时候这两个节日必须放。
唐宋时期
“黄金周”“小长假”
唐朝将百官的休假由“五日休沐”改为十日一休的“旬休”,即官员每十日休假1天。
虽然法定工作日延长了,但是唐朝放长假的天数很多,每逢春节、冬至、清明各休7天,动不动就放个七天“黄金周”!除了七天“黄金周”之外,中秋节、夏至、腊日还放三天小长假!元宵节、中元节、孟兰盆节、端午节、重阳节、三伏天几乎每逢节气都要休假一天,放假一天的节日,多达21个。就连皇帝生日、老子生日、释迦牟尼佛生日也都要放假。
同时还有探亲家、拜扫假等,而且天数不是现在所能比的。父母在里以外的,每三年有30天探亲假,里以外的,每5年有15天探亲假。父母丧事,朝廷强制离职三年,为父母尽孝道。其他近亲、远亲丧事,都可放假。官员、老师丧事,放假3天;祖父母和父母忌日,放假1天,在第5个月有“田假”15天;第9个月还有“授衣假”15天。
宋朝
假期多到不想休
唐朝假期已经很多了是不是,其实假期更多的是宋朝!
《文昌杂录》载: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
宋朝是假日最多的一个朝代,各种法定假和节令假共计达68天。如果再加一个月的省亲假,实际每年享有98天。
元朝
生命在于运动
跟宋代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元代的统治者看来,生命在于运动,一年当中不需要那么多时间来休息,没有旬假、没有大休,全年节假日减少到只剩16天!为了江山社稷也是拼了。
明朝
一年50多天
明朝的休假制度与宋朝相比,天数有了明显的变化。《古今事务考》载:“国朝正旦节放假五日,冬至三日,元宵十日。”
也就是说,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节日共放假18天,加上每月3天例假及每年休假,总共只有50多天休假,比宋朝少休了将近一半。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个工作狂,每年只有元旦5天,元宵节10天、冬至3天这18天假期。朱元璋过世后,3天月假才得以恢复。而且,春节假期只有4天,除夕放到初三!
清朝
我们也有寒假
清代大体延续了明代的公休制度,只有元旦、元宵和冬至三个节假日。但这三个节日在时间上很接近,于是清代把这三个长假贯通了,像宋代一样来个年末大狂欢。从冬至前后开始封印,朝廷各司放假一个月,直到把元宵节过完。
清朝的血汗工厂式休假制度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期西方星期日公休制的引进。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人大量进入并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把礼拜天的休假习俗也带到了中国。
2
1
7
今天的工作结束后,
我们的假期也开始了,
祝大伙元旦快乐!
内容来源:中国文明网
编辑:晓琳
审核: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