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相关传说 >> 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如果可以让幼儿尽早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让幼儿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这对于幼儿的美育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将幼儿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幼儿教师创设美育环境,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美育环境的创设存在一些问题。幼儿教师需要把握主要问题,并选择科学的策略实现美育环境的有效创设。
一、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首先,幼儿园的美育环境创设缺少美感。幼儿的年龄很小,对于外界环境、事物的认知与感受,主要是基于先天的感官,而并非运用头脑。因此,幼儿教师想要有效开展美育,就要让美育环境美感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很多幼儿教师创设的美育环境缺少艺术性、美观性,随意堆砌一些材料或者运用色彩,导致美育环境缺少协调性和美感。其次,缺少文化内涵。对于美育环境的创设,除了要重视外在氛围,也要重视内涵建设。很多幼儿园创设的美育环境虽然形式多样,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是细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美育环境单纯成了游戏场所,虽然可以让幼儿充分活动,但是缺少文化内涵。最后,缺少有效变化。很多幼儿教师在美育环境的创设中一成不变,只要幼儿教育的课程内容不调整,美育环境就会保持不变。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节省时间,也能驾轻就熟,但是会导致美育环境跟不上幼儿教育的变化趋势,无法实现美育的整体目标。
二、幼儿园美育环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一)重视美感营造对于幼儿园的美育环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幼儿教师需要从美感营造入手,融入国画或者书法等传统文化。国画是我国传承上千年的传统画种,本身就蕴含着美感,与西洋画派侧重技术相比,我国的国画更为看重氛围的渲染和神韵、美感的传递。幼儿教师在创设美育环境的时候,可以融入国画的一些元素,让幼儿感受国画的艺术氛围,比如在美育环境中加入毛笔、宣纸、颜料和国画作品,可以让幼儿自己创作。此外,幼儿教师也可以在美育环境的创设当中融入书法。与国画相比,书法的特点在于精炼、突出,在美育环境中融入书法内容,可以让幼儿在认字、学字的过程中感受我国文字的魅力,并且了解不同字体的书写方法等,从而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美感和内涵。
(二)融入文化内涵对于幼儿美育环境的创设,幼儿教师还要积极融入文化内涵。幼儿教师可以融入一些优秀的传统思想,结合日常的生活或者学习内容,将古代名著当中的格言、理念等传达给幼儿,也可以通过讲故事、背诵古诗词等的方式,帮助幼儿提高参与兴趣。这样一来,幼儿可以潜移默化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也能让幼儿教师实现美育的目标。幼儿教师也可以在美育环境创设中积极融入古典文学的内容。比如,将古诗词内容与国画相结合,在板报中以诗画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欣赏国画的美,从而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三)做好环境变化幼儿美育环境的创设不能一成不变,幼儿教师应当结合美育要求的变化、幼儿特点的变化等,对美育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变,实现美育环境的适时变化。幼儿教师可以将中国的传统节日融入美育环境创设当中,比如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纳入美育教育,到了对应节日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节日的习俗创设环境。比如,重阳节可以在美育环境中放置一些菊花、重阳糕、茱萸等物品,在元宵节的时候可以放置各种样式的花灯,也可以为幼儿煮一些元宵吃。这样一来,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节日的不同习俗,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此外,在美育环境的变化中,幼儿教师也可以融入我国的建筑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建筑各有风格。教师可以在美育环境中加入黑白淡雅为主的徽派建筑,也可以选择威严雄壮的北京故宫皇家建筑,或者融入苏州园林等江南建筑。在对这些建筑内容进行融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体会不同类型建筑的魅力,从而让幼儿感受我国古代建筑的设计感、美感和背后蕴含的艺术性。这种方式也可以让美育环境随时变化,可以保持幼儿对于美育环境的新鲜感,也能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环境的有效结合。
三、结语一些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没有重视幼儿的美育,这就导致美育环境的创设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缺少美感、缺少文化内涵、缺少变化性等。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将美育环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融入国画、书法、传统节日、古典文学等多种内容,让美育环境变得更为丰富且有内涵,从而更好地开展幼儿美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