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郦波教授重阳节写的匡庐九日绝非抄袭岑

发布时间:2024/12/31 11:00:30   点击数:

郦波教授重阳节写的《匡庐九日》绝非抄袭岑参

《行军九日》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匡庐九日》

郦波

落帽登高去,纯衣送酒来。

遥知陶令菊,也傍此山开。

首先看题目,行军是在动词,匡庐是名词,一个是动,一个静,一个是途中感怀,一个是观座感怀,意境和环境都不同,一个是在屋里嗟叹,一个是山顶抒怀,因为都用了九日就说攀附抄袭,恐怕不能服众,另外九日是个成语,可以随便引用,牛角尖不是不可以钻,但是不是君子所为。

岑参的九月,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他并没有登上什么山,为什么?第二句说了,不但重阳要登山,还要饮酒,因为没人给他酒,所以就没去。第三句更是晦气,这个故园,应该是他遥远的故乡的家,这个离家思故,最是惆怅,关键是第四句,如果要是故乡的菊花开在战场上就好了。好什么?不是把菊花糟蹋了吗?这首诗,是一首悲秋的诗歌,也就是一曲离歌,正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感觉,原上草和战场菊,有区别吗?

而郦波教授的九月,是已经登山,是不是庐山这个存疑,但是肯定是登上了一座山,而还有人送来了酒,这个和岑参的诗,完全是相反的,而陶子的悠然的南山菊,和岑参的战场局相比,有可比性吗?

不能因为有几个重复字,就说抄袭和改写,要看诗歌的意境,和写作时候的心态状态,寻章雕句的,不过是三家村的冬烘先生,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诸葛亮舌战群儒,说的好:请勿复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49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