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6/23 12:06:14 点击数: 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曼玉)在全国第11个“敬老月”,10月25日重阳节当天,由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家庭报社主办的年“脱贫攻坚,老有所为”微视频征集活动,通过新华网、央视频等平台进行阶段性展示直播。中国家庭报社执行社长、常务副总编辑宦小晶介绍,微视频征集活动于9月14日启动,目前,已收到优秀作品余部,参选作品扎根基层,取材真实、内容生动,多渠道、多角度地反映了老年群体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老有所为”。她特别指出:“近一半的作品来自85后到95后的中青年朋友,可见,他们开始观察身边的优秀老年模范,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融合令作品极具冲击力与感染力。”“培养一个好校长,留下一所好学校。”在活动现场播放的影片《老校长下乡》展现了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退休老教师、老校长组成的特殊教师团队深入河北省30余所乡村中小学助教的事迹。该团队中的两位代表来到直播间,与观众分享下乡过程中的故事。“我总是自驾去河北省阜平县,每次要去2-5天,行程安排得很紧。”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原校长刘建文说,“提升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最大的难点。我经常到班里听课、评课,还从北京请一些优秀教师、特级教师,通过示范课、讲座等,‘手把手’‘传帮带’,帮助当地教师进步。”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语文教研室原主任田福春表示,自己从年开始到阜平县开展工作,初衷是帮助老区人民做点实事。“年,我和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纪世铭一起,帮助阜平县城厢中学与著名的北京上地实验学校‘结对子’。北京四中网校价值42万元的课程,也免费对城厢中学师生开放。”节目现场还展播了“脱贫攻坚老有所为”微视频征集中的优秀作品。此外,许多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老年朋友以来信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的心里话。宦小晶说:“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更是记录者,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记录好脱贫攻坚道路上的难忘故事,展现一个个中国人梦想成真、一户户家庭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55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