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今夜漫漫,宜吃饺子

发布时间:2017-6-28 20:53:48   点击数:
知食分子输入文字致我们终将增长的体重(foodzhishifenzi)

文:黎璇

***

冬至,是中国农历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天的开始。为了抵御严寒,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水饺、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人们会把冬至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一到冬至,无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各地在冬至时都有不同的风俗,山东滕州流行冬至喝羊肉汤,江南水乡吃赤豆糯米饭,台湾吃糯糕纪念祖先,还有苏州的酿酒,江西的麻糍,广东潮汕的汤圆,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

我所在的单位有自己的农场,每个月都会定时给我们发蔬菜、鸡蛋和肉类,由于家人不在身边,回家时间又晚,所以,食物常常入不了肠胃就腐烂掉了。后来看到法国画家尚塞的《静物苹果篮子》,想到也许让一种食物不朽的方式就是让它成为一件艺术品。尚塞被公认为现代艺术之父,那些苹果不是摆在餐桌上,而是在画台、书桌的平面上,而且苹果的用色灰灰浊浊。一般人画苹果,多半会把它画的娇艳欲滴,但尚塞的画令食物不像食物,使它们脱离一切正常的背景和脉络,他把互不相关的食材和器皿摆在一起,看中的自然不是它们能够合成什么意想不到的美味,或者别具深意的象征,而是它们能够共同构成一种视觉上的趣味。在尚塞的世界里,苹果不是一种香甜可口的水果,不是砸到牛顿头上的那个神奇重物,也不是伊甸园里的堕落象征,它只是一种悦目的视觉元素,食物在艺术家的画里成就了不朽。

除了艺术作品能让食物不朽之外,还可以让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个节日的象征。而大多让人铭记并得以传承的节日亦必少不了食物的参与,这是节日与食物之间的互相成全。就像元宵节和元宵,端午和粽子,中秋和月饼,重阳和菊花酒,冬至和饺子……

记得在机关帮助工作的时候,和3个同事挤在不到30平米的小屋里,家人不在身边,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压力也大,节日也常常是在加班中度过。漂泊在外,每逢佳节备感冷寂苦闷,那些璀璨的烟火、喜庆的音乐让你无法掩耳盗铃安暖自若。那年冬至,下午下班后,同样在机关工作的同学郭玉明打来“兄弟,冬至了,吃饺子去!”当时聊的什么,饺子什么口味,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我们在人来人往的饺子店,面对面头碰头,桌上的饺子热气腾腾……所以,在寒冷的冬夜,捡一只无人认领的单身汪喝两盅,吃上一顿热乎饺子,绝对可以作为终极人文关怀的典型范例载入史册。

就像年夜饭的终极意义并不是那一桌丰盛的晚宴或是某一条年年必有的鱼,而是近乡情怯,是吾心安处是吾乡,是合家团聚,是双亲健在,进门放下行囊解下围巾,能叫一声爸妈,我回来了!冬至必吃饺子,重点也不在于饺子包的美不美观,馅料口味如何。重要的是在日渐寒冷的冬天,至少有一个人能与你一起相互取暖,一口饺子下肚,从肠胃到心肺激荡着一股暖流。

花与叶相互成全成就了春光明媚,星辰和月亮相互成全织就出星空的璀璨灵动,月光和酒杯相互成全挥就华彩诗篇。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大自然在与时间的洪流相互成全中获得永恒的生机,冬至与饺子的相互成全沉淀幸福温暖。在凉薄世情之中,仍能幸遇纯善之如花美眷;诸事纷忙之中,还有人愿意为你带回一张心念已久的美龄屋明信片;花开花谢间霜华尽染后,人生况味裹杂依然微笑向暖;清霜疏雨的小巷,有人为你撑起一把油纸伞。一粥一茶、一花一叶,温暖其实无处不在,如果你不那么匆忙,如果你有爱的目光,如果你有足够的宽容。愿我们每一天都如冬至这般,你我均拥有触手可及的温暖,就像用漏勺从锅里轻轻捞出的饺子,它就在你身边,真实的稳稳的,探囊取物,予取予求。

假装文化人的吃货联盟

第期

投稿/合作zhishifenzitougao

.







































贵阳白癜风医院
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65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