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相关传说 >> 冬至过节啦饺子还是汤圆五邑汤圆,
在江门有句话叫“冬大过年”,
冬至对江门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全家人齐聚在一起,吃丰盛的团圆饭!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冬至了,
你知道为什么人们常说“冬大过年”吗?
不知道的亲,赶紧往下看↓↓↓
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非常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三月三、四月八、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一个“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成为节日,而且还是个重大的民间节日。江门方言叫“过冬”,古老儿歌这样唱:“十一月系冬,十二月系年……。”还有从老太爷辈传下来的俗语——“冬至大过年”。但细想,旧时所谓“大”者,究竟大在哪里?
“大”在历史悠久
▲"冬至煮围炉以祀"
早在周朝,冬至日祭天,先民把冬至视为“岁首”,即新年、一年之始;汉代,被列为令节(即佳节);唐宋时与“岁首”并重,五代、宋元称为“亚岁”,即仅次于“年”;南宋时曾“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日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明代时除称亚岁,又称冬节、大冬,成为大节日,主要活动有皇帝祭天、贺冬,送寒衣。新会现存最早的县志——明万历《新会县志》有提到冬至,“冬至煮围炉以祀”,祀即祭祖,“围炉”即今天的“打边炉”围食。清代后期沿袭古俗,民间有“冬至大如年”、“冬至大似年”的说法。鉴于历史沿革和顺应民心,辛亥革命后国家曾一度将冬至日定为“冬节”。
“大”在祭祀
▲《冬至汤圆》By青藤
紫筠古代祭祀事大。皇帝祭天,百姓祭祖。六朝《三辅黄图》说:“阴阳之别,以日冬至祀天,夏至祀后土。”明清时期,朝廷冬至祭“为国大典”(清《帝京岁时纪胜》),而民间冬至日祭祠堂之风较盛;新会人家“冬至煮围炉以祀”,既反映礼俗,也反映了食俗。清康熙《新会县志》记:“冬至祭始祖以下至于祖祢。”祖祢,先祖和先父,亦泛指祖先,俗语“拜白公”。清道光《新会县志》又记:“祭礼,春秋祭于祠,其仪盛;冬至亦祭,其仪简。”家庭冬至日做汤圆来拜祀;睦洲、沙堆等地还有“纂酸”(做酸食)拜祀。
“大”在团圆
与除夕年晚饭一样,冬至日家家户户都合家团聚吃团圆饭,外出的能赶都赶回来。一家人做一顿丰盛的饭餐,拜祖后才吃。只是这顿饭不及年晚的隆重。
“大”在安排农事生计
农耕社会以农为本,秋收之后不久到冬至,进入农闲,又要准备明年的生计,安排生产、生活和经济开支。“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冬至在每年公历12月21~22日,为农事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一个,前一日(一说后一日)为“小至”。冬至是一年中最“夜长日短”的一天,因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北半球获得太阳热量最少,是阴气最重的日子。“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古人把冬至看成节气的起点,从这天起,日照一天天长起来,本地也几近结束“北风北月(月头,新会方言,阳光)”的干爽、晴朗天气。新会民间还以冬至日的晴雨卜新年气候,有“阴冬烂年”等谚语流传。
冬至习俗
吃汤圆还是吃饺子是亘古不变的话题
过节首要任务就是吃。对于情侣来说,所有节日都是情人节;对于单身吃货来说,所有节日都指望着饱餐一顿。
吃饺子还是吃汤圆?除了“爱吃啥吃啥”的答案外,南北确实有不同的习惯……
并读APP藤椒白切制图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说的是北方,“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说的是南方。反正小编觉得,大多传统节日,饺子和汤圆绝对能把全国大多数人给“打发”了。
而在江门五邑,我们将冬至称为“做冬”,而五邑每个区市的“做冬”习俗可谓是天渊之别!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不妨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江门人冬至的习俗,有吃糯米饭、汤圆的传统。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笠笠(广东音,nuanlala)。
汤圆,则象征着团圆,就像北方人喜欢吃的饺子,都是一个圆圆满满的象征。
传统的冬至,江门五邑不少地方的人都有祭拜祖先的习俗。各家各户都要准备酒肉三牲、果品、汤圆在宗祠祭祖祭拜。
而汤圆,是冬至这天的主角!五邑各地煮汤丸的用料都因各地的特产而稍有不同:
有红糖块作馅的糖心汤圆,也有芝麻、花生搅碎与砂糖拌匀作馅的芝麻汤圆,有湿糯米粉搓圆压扁,以姜糖水煮的糖不甩;还有咸汤圆,不包馅,以猪肉、鲮鱼肉、虾米、萝卜丝滚汤煮之。甜汤圆主要用于早上禀神用,饭餐时吃咸汤圆。
独有炒汤圆冬至这天,棠下镇大林村村民一起做起炒汤圆。以糯米粉为皮,红糖块作馅,叫糖心汤圆。不同之处是汤圆并不用水煮熟,而是放入热油锅中快速翻炒,待汤圆表皮变成金黄色即可。炒好的汤圆香味四溢,咬一口表皮焦脆,内里香甜。
花生饼做馅远近驰名的外海花生饼大家都知道用来送礼和作为零嘴最好不过,其实花生饼还有一个用途,就是作为汤丸馅了~到了冬至,外海人都喜欢把花生饼敲碎,直接作为馅料包到糯米粉皮内,这样相比作为零嘴,甜度会更为适合。
甜水萝卜煮汤丸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冬至前后一个星期是吃萝卜最佳的时机。在新会区崖门镇甜水村,萝卜是有名的土特产。与众不同在于其清甜、脆口、无渣、少纤维。有“冬至卜”和“大头卜”两个品种。“冬至卜”在冬至基本收割完毕。每年冬至,新会人都喜欢以甜水萝卜煮汤圆。
咸汤丸开水、花生油搓拌糯米粉,搓为实心汤丸;鸡壳、冬菇条、胡椒粉熬制鸡汤底;鲮鱼脊肉去皮,手打鱼青丸;白萝卜绍菜切丝,青蒜切段,芫茜切碎,鸡肉拆丝、瘦肉切片,大虾米浸发,均放进汤底煮熟调味;开水煮汤丸,倒入鲜汤里,拌好吃。
鲮鱼汤圆、冬至鱼生鲮鱼汤圆是鹤山人在冬至那天家家户户人人皆吃的佳品。冬至一早,妇女到田里拔萝卜、葱洗净备用。家人趁墟买鲮鱼、腊肉、香料等,下午大家动手制作。将鲮鱼去鳞、砍头去尾取肉,剁成肉泥,在油锅里煎熟,把切成条状的萝卜与腊肉一起加水在锅中炒熟,然后放进汤圆、鱼肉,加盐和水,文火煮熟。吃时各人添加调料,作为晚餐,全家饱吃一顿。这样的鱼松汤圆滑、香、甜,人人爱吃。
鱼生
在鹤山一些地方,特别在部分水区,还流行冬至吃鱼生的习俗。
当然,最后小编还要教你终极一招,当有人来问你冬至是不是吃饺子的时候,你可以说,我地江门人才不吃饺子——
网友PS图
来源:南方都市报、江门旅游
北京中科医院北京白癜风专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