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纳兰词中的雪天,那么美,那么凉

发布时间:2020-7-23 17:28:46   点击数:
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雪是冬日里的精灵,是寒冷的季节里最美的景致。

我所生活的城市是个四季分明的地方,写这篇文章时刚好落了一场大雪,早上出门,踏着那铺了一地的白色,仰望“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冰凌,心底生出一种又美又凉的情绪,突然就想起了词中美丽的雪天。

若说哪位词人最喜欢对雪花一表深情,那必是生活在北方的清代词人纳兰容若了。在他的与雪相关的词作里,有“不是人间富贵花”的赞美,有“残雪凝辉冷画屏”的幽凉,有“转忆同看雪后山”的温情,有“风一更,雪一更”的萧杀……

1.《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是一首与其他《长相思》不太一样的长相思,没有相思的眼泪,没有望穿秋水的双眸,没有温言软语的牵挂,有的却是一路风雪,一夜幽静,一怀乡情。

山水几程过,风雪何时停;身在长路上,心念故园情。

这首词的背景正是纳兰容若随从康熙帝到关外祭祖,在从都城北京到盛京(沈阳)的这一路上,应该遇到了不少风雪天气,时值二月,尚未春暖花开,越往北去会越加寒冷,因此,词人难免会怀念起相对温暖舒适的家乡来。

我很喜欢“夜深千帐灯”这五个字。大概那只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四周因为深沉的夜幕而显得更加安静,毫无睡意的人在独自徘徊,他看见千千万万的帐篷里燃着灯,这无数灯盏隐约地照亮了他那颗思家的心。

所以他说“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此时的雪或许不是唯美如画的,也不是用来点缀抒情的,它带着严酷的寒冷真正地侵袭着人们的身体。然而遇到再大的风雪,一个人如果想起自己温馨的家,唇边都会不自觉地漾起微笑吧。因为等待我们的不只是故乡,不只是家,还有那里的人,这才是长相思最美好的意义。

其实这首词不只是在表达随行时对故乡的思念,它还代表了词人之前所经历过的从军感受,同时也为每一个征战在外的将士写出了心声。

而我心中的纳兰公子披着镶有貂毛的白色斗篷,驰骋在风声呼啸的塞北,驻立于雪落无声的帐外。他眼里所看到的景色,最后都变成了他心中的诗。

2.《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那一场大雪不知下了多久,终于停了,冬日里稀有的阳光露出了它的笑颜,斜斜地挂在枝头。这一刻,在庭院中看看雪色满园似乎还不够,那么就去望望银装素裹的山和山上壮丽苍茫的雪吧。重要的是,他不是一个人孤独地走在雪地里,有人相陪的路多么令人欢欣。

这个人不是妻子,不是情人,而是朋友。

这首词正是纳兰容若写给好友顾贞观的,为分别之际所题,词句中饱含依依不舍之情,语气里更是溢满牵挂和感伤。

泪水飘在西风里,记忆都到眼前来。他一会儿想着离别的他们要各自在灯下听雨,一会儿又忆起曾经肩并肩去看雪中的山。

整首词我最喜欢这句“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据说此句是化用了王彦泓《满江红》中的“凭寄语,加餐饭;难嘱咐,鱼和雁”。不过我更多地想到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以及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虽然菊花与桂花不一样,但那份对重逢的期盼与等待是相同的。

说实话这首词总给我一种错觉,把它当成是纳兰写给妻子的作品。也许因为这“一片伤心欲画难”吧,他曾给亡妻写过“一片伤心画不成”,真是字字含泪。当然,对朋友也可以这般柔情似水,谁让他是温柔细腻的纳兰容若呢。

3.《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一般情况下,雨夜是很让人惆怅的,滴滴答答的雨声,扰乱了平日里的安眠,于是就坐起来,一边听雨一边心事重重,也许最后会朦胧睡去,也许就那样熬到天明。

而雪夜呢,似乎是无声的,四周一片寂静,然而白茫茫的大地,好像为世间亮起了无数盏灯。清辉映着窗棂,也照亮了一个人的前世今生,在忧伤的笛声里,有些情绪被放大了,有些记忆被翻捡着,而未来呢?或许如层层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终化成一汪水,一场梦吧。

“残雪凝辉冷画屏”,词的起笔就这么幽凉,甚至为整首词奠定了一个萧瑟苍凉的基调。雪色的清亮让屋内的画屏都变冷了,而笛声的清幽伴着梅花的飘落,凝结成一幅唯美的画。

上阕所有的景致描写及气氛烘托,其实都在为下阕的直抒胸意做准备。

“我是人间惆怅客”,没有比这更直白的表达了,就像李煜殷殷地自诉“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样,纳兰这一次就是想坦诚地说,我惆怅,我茫然,我是真的只想做个文人吗?那一腔才华只是用来写诗填词吗?到底是厌倦勾心斗角的政治环境还是根本无能为力呢?或许是因为纳兰明珠是我的父亲,所以皇帝不会允许纳兰家的势力再膨胀了。

就这样,纳兰容若在泪光里在笛声中回忆着自己的一生,叩问着心灵的答案。画屏依旧冷然,雪夜依旧寂静,不知不觉间天快亮了,然而什么都不能改变。

4.《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注:湔(jiān)

这首词中的雪似乎很冷酷,因为它摧残了柔柔的寒柳。然而在我眼里,挂着积雪的树枝也是美的。

一场大雪过后,北方到处可见这样的雪景。有男生淘气地摇晃着树干,层层白雪就簌簌地落下来,落在女生的头发上、衣服上,而她涨红的俏脸,不知道是因为寒冷因为生气还是因为欢喜。

这是一种很美的树与雪的回忆,不过纳兰笔下摧残着寒柳的雪是有着特殊喻意的。这里的寒柳是代指昔日的心上人,因为被选进宫而与他分离。

宫中的女子虽能尽享富贵,然而却也有着难以言传的寂寞与危机。那层冰积雪就是威严而冷酷的皇权皇威,纳兰正是在用这样的词句,来心疼那个与他再无缘分的女子。

“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我非常喜欢这句,那份萧朗与憔悴,伴着关爱与疼惜,多么苍凉又多么温暖。细腻温柔的纳兰容若,就仿佛是那皎洁纯净的明月,即使再不能与她亲近,也会一直远远地照耀着她。

我相信这世上会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深深的情意,属于初恋,属于过去,属于回不去的昨天。如梦一般。然而好梦易断,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紧皱的眉弯。

5.《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词作里,咏梅咏菊咏荷花、写雨写露写风霜的都很多,但似乎很少有人咏雪花。

我想原因之一是,宋代词人毕竟大多生活在温润的南方,他们难得一见那扬扬洒洒的漫天大雪。而纳兰容若却是生活在真正北方的词人,而且作为御前侍卫,他有很多机会陪同康熙出巡塞外,正是在某次出巡中遇上了肆意飞扬的大雪,于是他心有所感,写下这首《采桑子》。

这首词既写出了雪花的清冷,也写出了它的漂泊。

他说,我喜爱雪花并不是因为它轻盈的模样,而是因为诞生于寒冷的地方。

他说,虽然雪花不是什么富贵耀眼的花卉,但对我来说,它别有一番高洁晶莹。

词的上阕语言质朴,但心思了然。因为对富贵俗世的厌倦,他倒真希望自己也——别有根芽。

下阕用了东晋才女谢道韫的典故。她曾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形容飞雪,因为这个形象的比喻,他便将她看作了爱雪的知音。但是千年之后,又还有谁能疼惜雪花的漂泊无依呢,也只能任它在寒冷的月光与悲切的笳声里,被西风吹向浩瀚的大漠。

每每站在楼上,看外面飘扬的雪,心里总会生出一种说不出的疏朗。不知道它会落在哪里,又化在谁的掌心。不知道他的城市是不是也下了雪,他会在漫天飞舞的雪中想起什么呢?

盛满思念的雪天,一切都那么美,那么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100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