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专家解读阴阳转化
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
事物内部阴阳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但阴阳的转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在“极”的条件下可向热的方面转化,热在“极”的条件下,也可向寒的方面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便不能转化。
如以四时寒暑的更替为例
秋凉到冬寒,阴长阳消与阳逐渐转化为阴相伴相随,发展到到之后的三九天,冬寒之极点,就是向温暖转化的起点,其后阴渐消而阳渐长,阴也逐渐转化为阳,这就是中医养生中经常提及的冬至一阳生。
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即指此而言阴阳双方发生转化的内在根据是阴阳的互藏互寓。
中医运用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痹子宫。
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