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今日重阳不仅仅是老人节,台州人都是这样过

发布时间:2021-5-20 18:36:32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402684.html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觉得宝宝今天很诗意?那当然!宝宝可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咳咳、扯远了

其实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那重阳节的由来到底是什么,台州人又是怎么过的呢?

(作为不属于法定节假日的传统节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它)

额...嗯...不太清楚诶......

啊哈,正好宝宝知道,让我来科普!

      重阳节这个名字是来源于《易经》中对阴阳数的定义。《易经》中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位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约重阳,也叫重九。起初,只有皇宫的人会过重阳节。在汉代的时候,重阳节求寿的习俗才开始在民间流传起来,正如《西京杂记》中记载的:“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一直到年,中国政府才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了“老人节”、“敬老节”,赋予了重阳节孝敬老人,尊重长辈的含义。敬老敬老,它的来源是与“九”相关的。“九”在个数位中资格最老。另说是重阳节与霜降前后来到或撞日。在古人心中,霜降意味着秋残与冬始,于人,恍若一生到了头。所以,敬老习俗渐渐成形。其主要活动有请家中长者坐北朝南,子嗣顶礼膜拜,祝贺长寿。对先人,则在家中庙堂中上香、烧千张、念祷文,祈求平安。后者后来演变成了祭祖。活动与清明扫墓大同小异。赏菊赏菊是最值得称道的了。临海一带,至今还有一些地方的老者还存留重阳节当天头戴花的习俗。而菊花酒则象征着祛灾祈福的“吉祥酒”。登高

九月时节,阳气衰退,气候由暖变寒,草木也开始黄落,古人对这样的时季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乃至敬畏,所以以登高来躲避疾病灾祸。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机。何不在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登山旅行,抓住重阳节气氛的小尾巴,出点汗,来解除国庆假期的疲劳。

茱萸

相信很多人都是只闻茱萸名,而未见茱萸身吧~

茱萸就是上图这个红红的果子。相传在重阳这一天,采摘茱萸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在身上,可辟除邪恶之气,在古代也常用作民间的防疫药。

Ps:宝宝突然想起...小时候吃过一种叫“冰渣”(用土话读)的野果,跟这个好像的说...不会就是这货吧?

吃糕重阳糕,俗名糯米糖糕。糕”谐“高”音,祝福前途节节拔高。台州重阳糕有做成各种味道的,如荤的、素的、咸的、甜的,样样都有。有些地方,则干脆不放任何佐物,单色味道,在糕顶嵌个字样,如“福”等即可。除外,临海、黄岩、三门等地还存在重阳节捣麻糍的习俗。据温岭王伯敏《回忆少时学剪纸》描述:当地旧时还有在重阳糕上插三角旗(红黄居多)的。在温岭石桥头等乡镇,至今还存留一些旧风俗,那就是子女,尤其是嫁出去的女儿,会在重阳节当天回到娘家省亲。故今天很多温岭老人还把“重阳节”叫作“囡节”、“女儿节”。

秋高气爽,登高望远,

重阳赏菊,佳节思亲,

祝贺老人,问候爸妈,

传统节日,传承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117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