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凡心物语花话菊花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
菊花传说
宋朝苏轼,才气横溢,文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诗词,工书画,落笔千言,不假思索,恃才傲物,一生屡受打击。
王安石作宰相,东坡属于门下。因为得罪王安石,由翰林学士贬为湖州刺史。三年任满,回京朝见。去拜见安石,恰巧王安石外出未归。东坡坐在书房,见砚石下压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东坡见诗大笑,想:黄花是指菊花,开于深秋,其性坚强,敢与秋霜相抗,最能耐久,即使老而枯干,终究不会落瓣。王安石的诗“吹落黄花满地金”简直是胡说八道。
一时诗兴大发,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因为等了很久,王安石还不回来,就回到寓所。晚上,王安石回来了,看见续诗,听家人说苏东坡写的。安石大怒,把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东坡只得忍气吞声地去赴任。
东坡任团练副使,挺清闲的,与朋友陈季常,整天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秋天到了,黄菊盛开。一天,陈季常来访。东坡约季常一起去花园赏菊,见黄花纷纷落地,真似铺金一样,大惊失色。季常问明原因,笑道:“不同地方的花是不一样的,黄州的菊花是经秋风而落瓣的,”东坡这才知道王安石为了东坡续诗笑他,特意把他贬到黄州叫他看看“吹落黄花满地金”。
菊花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在河阳城东,也就是现在张家港港口镇附近,靠三丈浦的虞家浜旁边,住着一家姓虞的人家,丈夫早死了,只剩下寡母孤女三口人,大女儿叫美姬,小女儿叫美人。老母亲会用菊花酿酒,她酿的酒特别清香、醇甜,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她一家就靠酿酒卖酒度日子。
两姐妹成年后,都出落得十分漂亮,又喜爱琴棋书画,只是两人的性格却大不一样,美姬性格温柔,生来一副好喉咙,唱歌唱得比黄莺还好听;美人呢,性格刚烈,喜欢舞刀弄枪,她受过异人的传授,练会百步穿杨的柳叶飞刀,百发百中。
古代一个女子,为啥独独去练武功呢?说起来有段原因。原来,这姐妹俩的父亲是周朝仲雍的后代,世代封居吴下河阳,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派秦将王翦占领三吴,她们的父亲就是被王翦杀死的。美人生性刚烈,她苦心练柳叶飞刀,是为了报杀父之仇。
这一年春天,秦始皇南巡,打算到会稽山去晋谒禹陵,美人打听到秦始皇已到了古丹阳,不久就要经过河阳驿道,便准备行刺秦始皇。这一天,虞美人瞒着母亲和阿姐,一个人悄悄来到了驿道旁边的竹林里,等候秦始皇,等呀等呀,等了两天两夜,也没有看到秦始皇的车队的影子。到了第三天,天刚亮,就听见驿道上“踏踏踏”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传来,睁眼一看,只见一大群武士骑着高头大马,个个手执长鞭,一路奔来,看见行人就是一鞭子,嘴里还吆喝着:“快退!快退!沿路十丈之内,不准闲人停留!”原来是替秦始皇净道的。虞美人一听,心想坏了,十丈开外,就是飞刀射中了,还有啥力道,秦始皇也死不掉,得赶紧另想别法。她马上骑马从小路朝前赶,奔了十几里,看见驿道旁边有棵大白果树,长得又高又大。好,这棵树树叶很密、正好藏身,离驿道又近,飞刀一出手,秦始皇必死无疑。主意一定,她把马扣到远处,回来再飞身上树,藏在树桠杈上。
不多久,秦始皇的车队就来,从高处望去,只见旗帜如林,前头是一排排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和卫队,中间有三乘六匹马拉的马车,马车上都罩着幔帐,弄不清哪一乘是秦始皇乘的。虞美人正在为难,巧哩!只见中间一乘马车上,有个人撩开幔帐向外张望,从这人的穿着看。很像皇帝。虞美人想,机不可失,立刻大喊一声:“还我父亲!”连发三刀,白光闪过,只听车里“啊”的一声,车队顿时大乱四处响起了“捉刺客”的喊声,虞美人乘乱就逃走了。
虞美人总以为秦始皇已经死了,父仇也算报了。那晓得,过了一阵,又听到秦始皇在会稽山祭禹陵的消息,才知道自己刺杀的是一个假秦始皇。母女三个怕秦始皇派人来搜查,就流落到泗沭一带去避难。在那里认识了也喜欢舞枪弄棒的好汉项羽,母女三人回到吴下后,不久项羽又避难到吴下,两家都与秦始皇有仇,项羽喜欢听美姬操琴,就娶美姬为妻子。后来,项羽杀了吴郡太守殷通,在河阳山唤英台起兵造反,美姬也跟着胡军北上,虞美人和母亲仍旧留在吴下。
项羽和虞美姬中了韩信十面埋伏之计,双双死在乌江,刘邦建立了汉朝。虞美人母女发誓不吃汉粮,不多久就死了。族人把她们葬在河阳南面的三丈浦旁边。说也奇怪,过了一年,坟上就长出了两枝菊花,一枝开的花是金黄色,一枝开的花是血红色。传说,早先的菊花,一过霜降,花瓣也会一片片落下来的。可是这两枝菊花就是过了霜降,它们还傲霜挺立,不落花瓣。从此以后,菊花就不再落英了。
传说不可信,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