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闲话冬至那些冬天的节气

发布时间:2017-7-3 11:20:28   点击数: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你知道吗?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你知道吗?

我们的祖先们曾经活得这么美,这么温暖。每隔十五天,就有一个仪式,就有一个故事。而每一个生动的故事里面,都包含着中国人所独有的宇宙观。

“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赞天地之化育,辅万物之自然,尽人事之所为。

二十四节气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似乎只是一个

停留在我们记忆深处

与我们关联并不大的东西

但它作为一种文化传统

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的骨血中

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

在农村还是城市

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二十四节气

就是大自然母亲说给我们的语言

在冬至来临的这一天

你是否愿意与我一起

倾听一下

这来自自然的语言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在农耕社会,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来源于此。立冬要吃饺子哦~

小雪气寒而将雪矣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初寒

陆游

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

身犹付一歃,名字更须传?

小雪——户外观星攻略~

“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她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儿了。没有雾霾的日子一起来观星吧~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

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大雪有什么好玩的事呢?当当当——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说起来,好像屁股胡结冰了呢,不过据说有试图站上去的朋友已经失败啦hhh

冬至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WinterSolstice)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进入冬至从这天开始,白天渐渐地长了。在古代岁时中,冬至被当作重大节日,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对于民众来说,冬至的习俗是举办消寒会。

旧俗入冬后,亲朋相聚,宴饮作乐,谓之“消寒会”。此俗唐代即有,也叫暖冬会。《红楼梦》第九二回便有记载:“明儿不是十一月初一日么?年年老太太那里必是老规矩,要办‘消寒会’,齐打伙儿坐下,喝酒说笑。”

消寒会,与会人数必取“明九”与“暗九”(如十八、二十七等)之数。文人们坐炉旁吟诗作画,以为娱乐。其诗词字画亦必应“九”之典,这样,恰与消寒雅聚的意境贴切。饮酒时,亦必以“九”或与“九”相关之事物为酒令。最后则以九盘九碗或“花九件”的便席为餐。此亦当年一大乐事。

在没有电脑与手机的那些过去,消寒会就是漫长冬日里能带给大家休闲与乐趣的活动,但是我想,比起休闲与娱乐,我们的祖先们或许更享受这种活动所带来的温暖。

东风吹雨小寒生,

杨柳飞花乱晚晴。

小寒

冬至过,小寒到。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

黄庭坚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后山。

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

想起寒假回老家自己煨白薯在炉子旁边等到望眼欲穿~

大寒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

岁寒知松柏

宋黄庭坚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

在那些过往的

没有那么多娱乐活动的日子里

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独特的智慧

将荒芜寂寥的漫漫长冬过得有声有色

这是否勾起了

藏在你以及深处的

那些童年里

期待雪花落下

与朋友打雪仗

与亲朋相聚闲话家常

与家人吃饺子喝腊八粥的记忆

希望这篇推送

能在冬至里

给你带来

属于二十四节气的

诗意和温暖

by一颗种在阳台的文艺芦荟









































贵州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65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