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5-8 16:53:15 点击数: 次
医院订阅哦想当年,端午节可是掀起了一股久久都未曾平息的咸/甜粽子大战,吵到后来,撕逼界老人都没劲儿吵了,但结果,后起之秀又竖起了“撕!”的大旗。看了各种社交媒体,端午节可谓是一片喜气洋洋、欢乐无限。端午安康,粽子节快乐!你吃甜粽子还是咸粽子?泼他/她一身雄黄。为什么不熏一身艾草?还有祝福语把端午节过成了情人节、劝别人因为心胸宽广应去跳海的……“你是肉馅我是皮,严严实实包住你。你是牙齿我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你是粽子我粽叶,层层叠叠裹住你。端午,我要结结实实套牢你。”“你应是投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你的身躯像粽子一样洁白,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欢脱的节日气氛符合国人一贯爱热闹的习惯,而这时,一个消息霸占了朋友圈,无疑在热闹的气氛上加了一把火,又是一轮热火朝天的撕逼大战。而话题就是:端午节,到底能不能说“快乐”?这则留言的内容是这样的:各位亲爱的好朋友:端午节安康!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是个祭祀的日子。所以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说:要扫盲了,不是所有节日都给互祝快乐。如淸明节、端午节,只能互祝“安康”!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8日刚在吉隆坡祝贺华裔端午节快乐,让大家维护国民团结与社会和谐,确保国家安宁,传承多元特色。所以,这位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到底打没打马来西亚总理的脸呢?圈君今天就从两个方面来跟大家谈一下这件事,端午节的起源是不是真的和这三位投江有关?起源于祭祀的节日是不是就真的不能“快乐”?“到底是不是纪念屈原?果壳网上的一个作者解释了一番,列举出了《史记》、《楚辞》、《续齐谐记》、《太平寰宇记》、《随书·地理志下》基本著作。主要意思就是,《史记》和《楚辞》在关于屈原的内容上可信度存在疑问,而且两者都没有说明屈原投江的具体时间。“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一士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日:“君常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后人作粽,并带五彩丝及楝树叶、,皆汨罗之遗风也。”——《续齐谐记》而最早记录屈原死于5月5日的《续齐谐记》,这本身就是一本志怪小说,讲汉光帝年间,长沙有人大白天在路上看到屈原,屈原宝宝表示自己委屈,别人祭祀他的米都被蛟龙抢了,为了改变自己“手慢无”的命运,教大家祭祀时要用蛟龙害怕的楝树叶和五彩丝。先不说这本身就是个“白日见鬼”的故事,而且这版本还和后来大家熟知的“怕蛟龙吃屈原尸体,才用粽子投喂它们”的说法相悖。在《续齐谐记》里,蛟龙表示自己并不爱吃粽子。蛟龙宝宝不爱吃粽子!而在《太平寰宇记》中,蛟龙害怕的东西又从楝数叶变成了竹,而且从文中来看,日后人们吃粽子也并非为了纪念屈原,而是为了避免蛟龙的伤害。在《随书·地理志下》,还直接把屈原多活了10天,变成了是在5月中投江。屈原我到底是几号投的江!?所以该作者的意思就是,屈原死后几百年间都没有记载,比屈原晚年的司马迁都搞不清楚屈原死亡的时间,但比屈原晚年的志怪小说反而还一清二楚?再说了,屈原是楚国人,人家爱的是楚国,秦国还是侵略者呢。先不说爱国爱到不去上阵杀敌去自杀到底值不值得提倡,光是当时秦、齐、燕、赵、韩、魏六个国家的后裔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个说法就莫名其妙了。而且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也是早在屈原之前就存在了,闻一多先生认为,古代的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而端午节的粽子和龙舟都与龙相关,前者是为了祭祀龙神。而在每年五月五这一天,会举办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就包括用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竞渡。而且谁说端午的习俗只有吃粽子和划龙舟,焚艾蒿、饮雄黄酒、浴兰这个又是怎么抱上屈原大腿的?所以很多学者都认为,端午节和屈原没有半毛钱关系。“是不是纪念伍子胥?传说主要是这样哒:伍子胥是楚国人,父兄皆被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几乎将楚国吞并。后来吴王去世,夫差继位,在对待越王勾践上对夫差心怀不满,吴国大宰还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最后夫差赐死伍子胥。但伍子胥是烈性汉子,临死前说,待自己死后,让他人将他眼睛挖出并悬挂在吴都东门上,要看着越国军队入城灭吴,然后便自刎而死。夫差气坏了,就命人将他的尸体装在皮革里在5月5日投入大江。伍子胥我投江了么?刚提到过的果壳作者认为最早记载伍子胥与端午的文献是《荆楚岁时记》。“《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首先,《曹娥碑》是著名的书法杰作,至今还有摹本,但却没有“五日”二字。文中讲曹娥的父亲在五月初纪念伍子胥进行弄潮表演,结果为水所淹。可是弄潮通常会选择月初、月中或者月底有大潮的时候,很少会选择在初五没有大潮的时间来进行弄潮表演。那位果壳作者认为,这篇文章是承袭了《后汉书》的说法,而当时《后汉书》的作者或传抄者可能出现了笔误。所以,古人几年伍子胥应该不是在端午节,伍子胥和端午节的说法也是不可信的。“是不是纪念曹娥?“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孝女曹娥碑》主要就是讲东汉孝女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曹娥年仅14岁,昼夜哭号,后来也投了江,在五天后抱出父尸。果壳的那位作者分析道,弄潮一般是月初或月底,曹父是5月出的事,那假设是5月初一,“旬有七日”指17天,曹娥投江的时间最早也是5月17,尸体浮出水面就是5月22,也是没办法和五月初五扯上关系。小A说了这么多,那端午节到底是拿来干啥的?端午原来是一个以辟邪为主的节日。五月被认为是毒月,暑期上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毒齐出,当时人们也相信,端午是邪灵作祟之时,所以人们也使出了各种辟邪大法,比如喝雄黄酒、熏艾草、佩戴虎符、悬挂桃符等等。那为什么要将屈原和节日捆绑在一起?小B圈君帮大家在百度百科上找到了这么一个答案:“为了让忠君爱国行得通,就要树牌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屈原能写点诗歌,容易引起老百姓好感;屈原是个部长级别的官员,能够引起官僚阶层的共鸣;屈原是忠心的臣子,主上都把他放逐了,他还要以死表忠心,实为难得的臣子……爱国是包装、屈原是标签、忠君是实质……所以古代统治者就利用屈原这个符号告诉广大百姓:要爱国,要奉献。此后一千多年,所有的统治者都兴高采烈地擦洗这个爱国牌坊,于是屈原这个符号由楚地逐渐传遍神州。”大家自己判断吧,反正突然觉得自己过去二十几年都活在深深的欺骗当中……再来看看这个所谓的“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是何方神圣。上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下面倒是有两位杨广宇,一个是郑州大学主要研究概率论的研究生导师,另一个是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讲师,这个讲师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还曾经受国家基金委资助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过。可是这两位似乎都跟“非遗”没半毛钱关系,而这位搅动风云的“非遗专家”在百度上却查无此人。网上讨论的热火朝天,无论这位杨教授是要解释还是要辟谣,好歹您也出来吱一声啊!所以网友们便认为,这位非遗专家杨教授应该只是一个虚拟人物。好啦,来看看有名有姓的专家的说法。“有媒体炒作,有位不知其来历出处的非遗专家杨广宇,说不能说端午快乐,只能安康,结果成了网络里流行的帖子。这位专家之说并无依据。古人说端午快乐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的序,在端午‘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快乐在端午,连诗圣杜甫都有诗吟诵皇帝在端午赐衣的快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信息时报》也采访过相关的专家:“端午节最初诞生是源于人们用很多活动来祛除邪祟,来避免生病。而纪念屈原等传说是后来与这个传统结合起来的,所以追根溯源,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祈求幸福生活而产生的节日,在端午节说‘快乐’并没有错。”——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宋俊华教授“祭祀的节日能庆祝吗?端午虽说是以辟邪为主的节日,但辟邪的另一面不就是祈福嘛。除了张颐武教授举的例子以外,古人庆祝端午节的例子非常多,比如说苏轼的《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里面的“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其实很多传统节日都有辟邪和祈福这类的背景在,但也都不妨碍人们欢庆佳节呀!比如说重阳节就是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春节和中秋也分别是祭祀祖先和月亮的节日,但中国人在这两个节日玩的最high这个没办法否认吧。说到清明节,虽然古时候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但其实也相当多古人当日出门游玩之余写下自己愉快心情的诗词。被各种传销、谣言、养生、鸡汤攻陷的朋友圈,现在还来一个杨广宇老人家,是要我们哭着包粽子,嚎着赛龙舟吗,还让不让我们好好快乐了呀?!最后的最后,当然要以网友逗逼的发言来结束啦!知乎网友::在那么悲伤的日子里,我大天朝几千年来还要大吃一顿,还要赛龙舟,我觉得真是残忍。今天应该电视黑白,报纸黑白,禁播娱乐节目,下半旗,拉响汽笛,默哀3分钟。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时至今日,这个传统佳节已不简单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了。它代表着亲情,团聚,美食,节气,而不是简单的悼亡。。。所以那些说端午节应该庄严肃穆不能说节日快乐的。你们在吃粽子的时候是忍着悲痛和着眼泪吃的吗?跟家人聚会的时候是悲痛地互相拍拍肩膀吗?高不冷:我他妈就呵呵了,一年天,哪天不死人,你敢说中秋节、春节没死过名人,不照样说节日快乐。就拿刚过去的儿童节来说,那天因为利迪策惨案不知死了多少儿童,难道以后要对孩子们说儿童节安康?雪夜煮茶读禁书:西方的耶稣受难日与复活节假期,不也是个悲壮的节日吗?!人家不照样过得喜气洋洋吗?莫哲:不管快乐,不论安康,反正国人是能把所有节日都过成情人节的,包括清明节,所以无所谓了。你开心就好。本文为”加中生活圈“()原创稿件,版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CanadianCopyrightAct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或抄袭。如需转载请联系小圈君。如发现任何个人或组织违反相关法规,必追究其责任。长按右边
十一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白癜风能痊愈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youyuanedu.com/cyqy/81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