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人物乡绅许石林

发布时间:2021-4-6 22:13:50   点击数:
土方治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20/5945948.html

乡绅许石林

作者:邹金灿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第期

孔子二五六七年丙申十一月廿九日癸未

耶稣年12月27日

许石林图/本刊记者大食

许石林——作家,陕西蒲城县人,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现居深圳,从事文艺评论、杂文写作,着力于传统礼俗、戏曲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著有《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清风明月旧襟怀》等。

导语

一位来自农村的读书人,如何思考反哺家乡的问题?

11月中旬的陕西省蒲城县,景象满目萧然。蒲城唐代称奉先,即杜甫那首有名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出自这首诗)里的奉先。关中野阔天低,空气干爽,所见人口不多。秦风质朴、刚硬,这是我在纸上文献得来的粗略印象,作家许石林则为我展现了秦人的另一种面貌:重礼。

踏足蒲城之后,我就观看了一场特别的仪式,那是许石林为其父亲做的去世三周年祭祀典礼,即古人所说的除服。我的身份是采访者,亦是许氏这场典礼中的“朋亲”。踏入村口,许石林便偕同家族里的其他五服以内男性成员,身穿孝服列队奏乐出迎。甫见面,他们便齐刷刷地下跪行礼,礼毕站起,又整齐肃立于路旁,由专人(相奉)带我,孝男队伍扈从,进入许家,到许父的灵堂上香。灵堂布置得大气肃穆,孝子们整齐跪谢,还礼如仪。这一系列的程序,流淌出生命的庄严。

在当日,所有来许家的客人都接受这样的礼遇:五服孝子们列队来到村口跪迎,客人进入灵堂上香。在客人上香过程中,许氏孝子分列灵堂两旁,16个人组成的乐队,演奏《永寿庵》《泣颜回》《柳生芽》等传统乐曲,此外还有许石林与乐师一起修订的曲子《武灵王》。孝子们陪同客人拜祭、奠酒,礼毕整齐跪谢,然后再去迎接下一批客人。

许石林还请来了一个同州梆子剧团,在家旁边的公共场地上连唱两天秦腔。白天,村民们在村口观看许家迎接亲友的礼仪、品评亲友抬来的献饭和花牌等;夜间,他们齐聚在戏台下听戏。

这一场礼仪,许石林坚持的原则是:宁俭勿奢,而礼仪周全。在头一天晚上的奠酒仪式中,由许家两辈孝子代表恢复了当地已经半个多世纪不见的二十四奠和七十二奠,引起了当地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ss/115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