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新碶小港大碶柴桥霞浦春晓梅山

发布时间:2017-6-26 17:06:11   点击数:

第二届农村文化礼堂“十佳”系列评选活动于今年10月正式启动,在经过两个多月征集、初评,公众投票环节于12月16日火热开启。

本届“十佳”系列评选包括了“宁波市十佳农村文化礼堂”、“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十佳管理员”、“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十佳志愿者”、“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十佳宣讲员”与“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十佳文艺团队”五大项目,由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组成,最终将评出五项十佳各10名。评选结果将在“我们的村晚”上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

北仑入围了每一个评选项目的角逐

现在很需要你鼎力支持的一票

首先请允许小编为你做简要介绍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市十佳农村文化礼堂(候选)

各乡镇村庄凭借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脉络,因地制宜地打造出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化礼堂。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充分展现了农村丰富多彩的人文风采,成为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

北仑柴桥街道瑞岩文化礼堂

瑞岩社区地处九峰山南麓,区域面积11.63平方公里,常住居民户,户籍人口人,外来人口约人,社区下辖两个村,一个4A景区。年,瑞岩社区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一个集成区、两个分散点为主要特点,充分利用瑞岩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文化讲堂、露天礼堂和岭下、河头村礼堂,形成分散集合式的农村文化阵地,形成一条可看可品的旅游民俗文化带,一条宜居宜游的新农村建设参观带,一条可传承可活动的瑞岩区域精神脉络。

北仑大碶街道九峰山文化礼堂

九峰山社区位于北仑区大碶街道东南5公里,辖区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内有9个行政村,3支驻地部队,家中小企业,有新老居民近万余人。年,九峰山社区从新农村建设实际出发,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坚持“内容为先、资源整合、分类推进、彰显特色”的原则,把文化礼堂建设与保护农村古建筑、古文物相结合,注重挖掘区域先贤的传统思想文化,积极践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文化礼堂搭起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继相延的桥梁。同时,社区把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弘扬主流价值、传承村庄文明、学习先进文化、凝聚干群关系,集文化设施、文脉传承、文明传播于一身的农村综合性文化载体,努力打造“物质富裕、精神富有、运行高效”的新农村特色文化幸福生活圈,使之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

北仑新碶街道银杏文化礼堂

银杏社区下辖算山、永丰、沿海3个村,实施区域化管理模式。区域面积7.78平方公里,本地人口余人,外来流动人口总数达到3万余人。年4月起,在区、街道的统一部署下,着手文化礼堂建设,通过深入挖掘造塘史,展现了一代代劳动人民“坚忍不拔、合力拓新”的“海塘精神”,进一步提升海塘文化内涵。。两年来坚持“建、管、用、育”一体化思路,真正打造向区域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乡风文明和观念更新的一个有益阵地。

北仑霞浦街道陈华浦文化礼堂

霞浦街道陈华浦社区是一个由多村迁建安置而成的农村社区,辖区内有近一半的老年人口,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农村社区。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消除居民间村别观念,加快社区融合的新期待,社区把文化礼堂建设与社区美丽陈华浦建设、文体建设以及慈孝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项重要的改善民生、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居民精神家园的举措。

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十佳管理员(候选)

在每一位文化礼堂管理员的努力下,全市的文化礼堂都以最佳面貌展现于市民,他们架起文化礼堂与群众的桥梁,辛勤打理着文化礼堂的日常事务,向这些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们致敬。

丁莉丽

北仑春晓街道慈岙村文化礼堂管理员

丁莉丽是春晓街道慈岙村文化礼堂的管理员,她主要负责农村文化礼堂日常管理工作,负责业余问题队伍的组建,并组织协调文化礼堂各项活动的开展,负责农村文化礼堂各类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负责文化礼堂的活动记载、档案管理等工作。

她既是礼堂的日常管理者,又是村里的宣传文化员,责任重,要求高。文化礼堂硬件建设的完成只是基础,后续的软件建设、活动开展才关键所在。管理员是文化礼堂的直接管理者,是文化礼堂保持长期活力的关键者,她结合实际,办实事,抓牢抓实各项工作,确保文化礼堂和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有人管,有活动,有特色。她及时了解本村宣传文化工作情况,对村里的文艺骨干队伍进行登记造册,通过走访民间艺人和文化传承人,对村里的“能人”、“奇人”能如数家珍,了如指掌,还因地制宜的组建各种小型文艺队伍,组织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项目。如七夕传统汉式婚礼的举行、七岁开蒙礼、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的纪念活动、二胡协会、太极拳协会的日常活动、假日学校洋教师走进祠堂、蒲公英宣讲团的宣讲活动、还连续2年举办农民书法展等等。

徐雪玲

北仑霞浦街道上傅文化礼堂管理员

徐雪玲,女,中共党员,毕业于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于年4月调任霞浦街道上傅社区担任社区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建设农村新社区,同年7月,她担任文化礼堂管理员开始北仑区第一批十家文化礼堂上傅文化礼堂建设工作。

任职以来,徐雪玲同志团结村两委会积极开展礼堂建设工作,结合该村实际,通过强硬件、抓内容、聚人气,让文化礼堂真正在农村“活”了起来。

一是合理布局,强硬件、布设施,完善礼堂活动阵地。通过与街道领导、村两委会、广告公司等的多方沟通,争取资金近30万元建设村文化礼堂、初制所礼堂、井溪学堂、乡情讲堂、农家书屋等阵地。按照“两堂五廊”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采用分散组合的方式,将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五个方面的内容共47个版面分布其中。

二是建章立制,设规则、明制度,试点理事会负责制。文化礼堂建成后,如何管好用好是根本。实施农村文化礼堂“理事会负责制”,是文化礼堂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通过走访、交流、尝试与沟通,她把一批文化礼堂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的礼堂热心聚集了起来,形成了人才效应,让村民自主开展礼堂活动。

三是丰富内容,多载体、制菜单,多彩活动聚人气。作为最早接受文化礼堂的管理员,通过最初的省宣传部《文化礼堂操作指南》到如今每年自制的上傅村《文化礼堂活动指南》、村文化礼堂三折页和七彩礼堂我的家,该同志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充分考虑活动载体的设计,在做好党员群众基本教育引导的基础上,突出文化礼堂的“礼”字文章,增强群众的归宿感和认同感。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与发展,通过管理员的文化和工作指导、日常管理与志愿者培训,逐渐形成了符合农村特色的礼堂文化。让文化礼堂成为向村民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促进乡风文明和农民观念更新的一个有益阵地。

王义德

北仑小港街道红联文化礼堂管理员

王义德,北仑区小港街道红联文化礼堂管理员。虽已耄耋之年,王老师当起文化管理员来毫不含糊,努力把社区文化礼堂打造成一个集礼堂、讲堂、文娱等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尽心尽责抓管理。不管事务多繁忙,王老师都会做好文化礼堂的日常管理、设施维护等工作,把占地平方米的文化礼堂管理得井井有条,成为居民休闲娱乐、学习培训的首选场所。同时,热心配合宁波农村文化礼堂网站建设,并动员一群年轻的社工和志愿者通过社区







































国外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ss/65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