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文化 >> 重阳节,一组漫画让我们泪湿衣襟今天,该
今天重阳,小布想起曾经在朋友圈流传很广的一组漫画,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是否看过↓↓
你视我如宝,我陪你到老……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敬老节。因“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便成了尊老、敬老、爱老和助老的节日。
在浙江,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近年来,全省在老年工作方面作出很多努力。
嘉兴、舟山、湖州老龄化程度居全省前三据浙江省民政厅消息: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03万人,占总人口的20.19%,比上年同期增加38.95万人,增长4.12%。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83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84%,比上年同期增加9.16万人,增长6.25%。9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9.2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6%。
老龄化程度居全省前3位的嘉兴市、舟山市和湖州市,老年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24.30%、24.04%和23.19%。老龄化程度最低的温州市,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6.38%。
温州百岁老人居全省之首截至年末,全省共有百岁老人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人。其中:男性人,占总数的29.37%;女性人,占总数的70.63%;按生活区域分,城镇人,占总数的38.75%;农村人,占总数的61.25%。
温州市百岁老人数居全省之首,有人;其次为杭州市和台州市,各有人和人。
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近年来,浙江在老龄事业发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各地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高龄补贴制度,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元/人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保万人、城乡居民医保万人,参保率达95%以上,农村老年人基本达到应保尽保。
老年文体活动日趋活跃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在日趋丰富:截至年末,全省各类老年文艺团队1.62万个,参加活动老年人达47.35万人;老年体协3.15万个,有会员.37万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有.79万人。
虽然现在浙江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已经越来越丰富,然而就情感而言,子女的关心和陪伴肯定也是他们所渴求的。所以,今天重阳,回家陪伴父母吧,如果不能回家,至少请打个电话,说一句“我爱你们”!
当然,重阳除了敬老、陪伴父母,还有很多别的习俗。下面这些,你今天做了吗?
赏菊、饮菊酒菊为长寿之花,又为文人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重阳又称菊花节,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此外,还要饮菊花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盛行,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边赏菊边饮菊花酒,人生快哉!
佩茱萸茱萸雅号“辟邪翁”,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祛灾。
登高重阳登高,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还有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
放风筝“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鸢,线爱长”。据史料记载与古诗的描述,北方人放风筝多集中在清明时节,南方人则多集中在重阳。广东、福州等地一直保留着重阳放风筝的习俗。
吃重阳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糕与高同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编辑:沈波
责编:李洲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