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感恩重阳节,一组朴实的漫画献给父母

发布时间:2021-3-1 3:37:10   点击数:
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qwzj/

九月初九,

日月逢九

二阳相重,

故称“重阳”。

九九重阳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

登高望远日,

浓浓敬老情!

满怀感恩之心,

祝福给予我们一切的父母,

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老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幸福安康!”

你在慢慢的长大

他们却在慢慢变老

当有一天

你发现他们的脚步已经跟不上你了

请停下来好好等等他们

因为在无数个你蹒跚学步的路上

他们不知道等了多少回

不要嫌他们啰嗦

因为他们开始不懂你的世界

但又希望融入你的世界

如果可以

回家时多给他们一些拥抱

因为真的是

见一面就少一面了

小时候

是他们给了你安全感

而现在

该是你给他们安全感的时候了

节日

记得给他们打个电话

只要说一句我想你了

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或许已为人父母,

但我们永远都是父母的儿女,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眼中的宝贝!

把感恩之情传达给他们,

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不得不知的重阳节来历

重阳节自古是文人雅士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这个重阳节到底是什么节?重阳节的来历又是怎样的?随小综狮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有哪些节习俗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需领会的文化精髓

(1)是“孝”文化。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目前,我国的老人总数已超过一亿,已经接近老龄化社会指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们的知识、经验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

(2)是“寿”文化。青春长驻,人生不老,是世界各国人们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重阳佳节之时,正是枫叶流丹、五谷飘香、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亲朋好友一起扶老携幼爬山登高,是人们的一次集体健身、崇尚长寿的传统活动。

(3)是“雅”文化。菊花和梅、兰、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四君子”,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落叶萧萧时节怀乡赋诗或踏野访花。重阳节赏菊,是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文化遗风。

我们不能阻碍时间的流逝,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多陪陪他们,用我们的孝心、我们的真情去关爱和呵护父母苍老孤寂的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wh/112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