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读懂这七首诗词你就读懂这七对好基友

发布时间:2021-3-28 9:58:37   点击数:

新年快乐

建议你先去猜谜,再读内容,不然奖品就飞了

李白杜甫

惊天地泣鬼神的单相思

赠李白-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习惯了无产阶级大团圆结局的中国观众们一定在潜意识中认定李白和杜甫的情谊如磐石如蒲草如望夫崖一般坚韧不可摧。不过大概要让大家失望了,因为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主流老师们上课时一定不止一次地眼睛冒着光鼻子喷着泡地向我们描绘过李杜相遇时的伟大历史时刻,那一刻仿佛火星撞地球,干柴遇烈火,西门老师碰到小潘潘,燃烧爆炸外带激情四射的特效。然而事实上,李白和杜甫为数不多的几次相遇都是在人数众多的大party上,而当时灯泡们的亮度个个都比杜甫闪耀,比如高适,比如李邕,杜甫只有在台下尖叫和摇旗呐喊的份儿。

在李白眼中,杜甫大概只算得上是他的粉丝团的团长而已,杜甫受到的礼遇就是李白会额外向他这边多挥几次手,高喊“这边的朋友你们好!”,然后在私下里合张影,握握手,说一句“阿杜有你支持真好,爱你哟~”

杜甫便从此陷入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单相思中。杜甫点名点姓写给李白的诗有十多首,就连开个玩笑,写个小段子描写李白时都是“天子呼之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多么潇洒,透着爱意,而李白不过百忙之中应酬了三首而已,其中一首还开杜甫的玩笑说“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翻译过来就是:看你怎么瘦成这个德行了,一定是在家里憋诗憋得太辛苦了吧?这意思不是讽刺阿杜完全没有灵气嘛!

李白后来政治上站错了队,成了反政府武装的成员,被俘之后,几乎所有的主流文人都恨不得让他立刻godi,只有杜甫在西南的茅草危房里高喊着“世人皆欲杀,我独怜其才”,完全不顾自己刚刚因为为另一个罪臣房绾说话而丢了官,还处在组织的封杀期内。足见是真爱呀!后来李白遇赦,杜甫又傻傻地接连写了好几篇思李白怀李白的诗文隔空呼唤,但是李白却并没有做出任何理会……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王维孟浩然

是惺惺相惜

还是既生维何生然?

留别王维–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杜甫好傻,李白早在年轻之时就在自己的Facbook上公开表白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人家爱的是襄阳土豪孟浩然。

不过孟浩然呢,大概对王维爱的更多一点吧。现在一提到盛唐的田园诗,必然首先想到的就是王维、孟浩然这两位,而他们两个的相见是在孟浩然40岁之后的事了。那个时候,王维坐着高官,但是内心厌世,一直想归隐山林。而孟浩然,正归隐山林,却想着入世捞个官当当。

两个人的精神错位让他们成了一对知音好友,互相疗伤,你给我讲讲官场的内幕,我给你说说农村的野趣。这一天孟浩然又来到王维的家里唠嗑,聊着聊着,突然看门人进来报唐玄宗御驾到访。这一下让孟浩然慌了神,自己是一介草民,无官无职,最主要的是自己头也没洗,牙也没刷,连护肤品都没抹,形象不佳,实在不适合见驾。于是一猫腰就钻到了床底下躲着去了。

唐玄宗进来之后和王维君臣两个就开始聊天,话题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当今诗坛排行榜的Toptn。皇上说:听说最近京城里有个原生态的田园诗人孟浩然大火啊,应该找机会见见。王维一听,不敢隐瞒,忙站起身来一指:您甭找机会了,机会就在床底下呢!

王维说这话,一是回复唐玄宗,另一层也是给孟浩然一个暗示,你的机会来了。孟浩然一听,得,躲无可躲,不如死磕。于是顶着一脑袋的灰、蜘蛛网和王维的破袜子从床底下钻出来见驾。

唐玄宗内心一凛(这哥俩刚才是在干嘛呢……)表面还是很亲切地慰问:孟老师最近有什么新作品吗,读两句来听听?孟浩然毕竟只是乡野土豪,心理素质不算太过硬,第一次得见天颜有点紧张,也算是倒霉催的,放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样的句子不念,张口就念起了“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立在一旁的王维一听孟浩然张口这第一句,就知道要完蛋。果不其然,这一篇吐槽的五律念完之后,唐玄宗黑着脸只说了一句评语: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但这一句话就足以让孟浩然的求仕之愿彻底灰飞烟灭了。

不过也有线人说,这其实是王维精心设下的一个局,成心让孟浩然往圈套里跳。大概是因为文人相轻的缘故,他怕孟浩然的风头盖过自己。这种说法把王维描绘成了一个心机婊腹黑男。不过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后来在孟浩然去世的时候,王维还特意写了一篇《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与孟浩然那首著名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遥相呼应。

刘禹锡柳宗元

一起当学霸,一起闹革命

重别梦得-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过命的交情据说有个标准,叫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这说的大概就是刘禹锡和柳宗元。

两位学霸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成了一对黄金搭档,就像郭德纲和于谦,穿门过户,托妻献子。工作没多久,小刘和小柳遇到了另外一个人。他叫王叔文,是个很有政治抱负的人,早年入侍东宫,深得太子信任。他们几个人组成了一个tam,连菜刀都没拿就闹起了革命,针对安史之乱后的社会问题推行了一系列的大动作,史称“永贞革新”。

不过革新很快就失败大吉了,随之,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两个人开始了长久的贬谪生涯。足足十年后,终于等到了朝廷招他们回京的诏书。在京城,两个老搭档又见面了,坐在了一起喝上了小酒,合计着咱们又要东山再起啦。

谁料到一个月后,朝廷的新任命诏书下来了:任命刘禹锡为播州刺史;任命柳宗元为柳州刺史。即刻上任!

而那播州和柳州要比原先各自之前贬谪的朗州和永州更偏僻,更荒蛮。这种所谓的“升迁”简直让一万只草泥马在两个人的心头奔腾而过!

柳宗元的母亲已经在上一个贬谪地永州去世了,所以他提出:“播州要比柳州更艰苦,刘禹锡还要带着八十岁的老母,我希望朝廷能够允许,把我们两个贬谪的地方对调一下。”这真是“局气、厚道、牛逼、有面儿”的基友精神。朝廷稍微考虑了一下,同意把刘禹锡调到相对近一点的连州,柳宗元依然去柳州不变。

于是,两个人又一起上路了,到了衡阳就要各奔东西。柳宗元强颜欢笑地留下这首诗,梦想着有一天还有机会能够一起归隐林田,做个隔壁的老刘和老柳。

此后两个人分别居住在岭南荒蛮之地,没有4G,也没有wifi,彼此间通上一封信要等上好几个月!直到五年后朝廷同意从远方召回柳宗元时,诏书还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去世前,柳宗元写信给刘禹锡,将自己的遗稿嘱托给他。后来刘禹锡果然没有辜负老朋友的托付,用后半生的心血编成一部《柳宗元集》,流传后世……

白居易元稹

人渣也有死党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梦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对于元稹,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都是个人渣。

翻墙入室勾搭小表妹,成就了一部西厢记。打着进京赶考的幌子离开旧爱,刚刚取得一点功名,就娶了当时西安市长韦夏卿的小女儿韦丛。而韦夫人临终躺在病榻上,元稹却已经跑去川蜀和“非著名女校书”薛涛姐姐“onnightinChngDu,留下许多情了”。留下许多情也没有把人家娶进门,为了仕途着想,最终还是选择娶了重庆市委书记裴郧的女儿裴柔之,让她成了元氏花名册上的又一位好妹妹。

然而,你还别不服,人渣也有死党,白居易就是这么一位死心塌地的奇葩。

白居易和元稹的频道波频出奇地一致。两个人同一年毕业,同一年步入职场,同一年遭贬,甚至同一年生孩子。这么“一二一,齐步走”的步伐,不成为基友才算跑偏呢。

白居易和元稹的诗文唱和那真是浓得化不开,甚至就像李商隐写的那样“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一次元稹出差,在梁州住宿,做梦梦见和白居易去曲江游玩,就写了一首诗: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而就在这同一天,白居易真的是和朋友去了曲江游玩,在喝酒的时候还想到了元稹,所以那一天的日记里,白居易记下: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在那个没有电报,没有电话,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wh/115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