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诗词赏析第四期

发布时间:2025/3/16 11:50:49   点击数:

诗词赏析(第四期)

  本期赏读的是心香梅傲雪先生的《七律·重阳节即兴》。

  作品原文:

气爽天高眺远方,神州万里又重阳。

碧空雁阵书人字,紫塞菊花披月光。

红叶谁题幽婉句,闲庐我傲苦寒霜。

邀朋曲水留新韵,笑与南山比寿长。

  译文:

  在九月九这天,正好秋高气爽、万里晴空,我满怀情思登上长城眺望远方;可叹万里神州又笼罩在了这新一年的重阳节里。但看蔚蓝的天边一群排成“人”字的鸿雁正翩翩向南飞去;渐渐的红日已下了西山,眼前的长城以及山下院落与篱笆上盛开的菊花也都披上了月色。啊!是谁在红叶上题了如此幽婉深情的诗句;可我却只能独坐在闲冷的茅舍里苦伴秋夜的寒霜。至此,我多么希望像王羲之一样,邀一群文人雅士举行一场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从此笑对人生,愿这美丽的华章能比南山一样寿长。

  赏析:

  首联:“气爽天高眺远方,神州万里又重阳。”对于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登高节或重九)。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然作者此番登高心境从句中“又”字来看,比及王维当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颔联:“碧空雁阵书人字,紫塞菊花披月光。”在赏读前我们先说“紫塞”一词,据南梁周兴嗣编缀的《千字文》载,以及孙谦益参注,“紫塞”即长城也。秦始皇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朝鲜,其长万里,土色皆紫,故称“紫塞”。在此作者并没有为大家续写登高之后所见到的一切景象以及所站“长城”的位置,而只是约带的题了碧空有“人”字雁阵。然,自古就有“鸿雁传书”的传说,所以此时的“人”字雁阵也只是作者心系的代言“人”。接下来从“紫塞菊花披月光”更可以看出作者在长城上伫立时间之久,心思之切。真所谓“置身美境乏心情,单拾相思不拾景”的味道。

  颈联:“红叶谁题幽婉句,闲庐我傲苦寒霜。”这里引用了“红叶题诗”的典故。据《流红记》载:唐僖宗时,有一名叫于口的书生在御河岸边拾到一片又大又红的树叶上面题有四句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他想红叶是从宫城禁庭中飘流出来的,上面的诗尚不知出自宫中哪一位美人的手笔。于口把红叶带回住处珍藏在书箱中。数年之后,皇宫中有不少宫女被逐出宫,让她们各自嫁人,其中有一名韩夫人就嫁与了于口。婚后,韩氏在于口书箱中发现了红叶,她说:“这红叶上的诗是我作的,夫君是怎么得到的?”直到此时于口方知道“红叶题诗”者竟然是自己妻子。在此作者是从白天的登高远眺转写到了夜晚回来茅舍的情景。作者在此引用了“红叶题诗”这么一个典故,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断作者所怀之人也许是一位与诗词界神交多年而素未谋面的知音、挚友。因为相思之浓,回来后又见其诗词就更添了相思之苦,所以才有了闲庐与我独傲苦寒霜的结果。

  结联:“邀朋曲水留新韵,笑与南山比寿长。”在结联作者又引用了“曲水流觞”的典故。据传:永和九年(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而《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凡事在久思之后都想做一些事情,这是人之常理。在此作者在想象中就为大家展现一幅非常动人的画卷,就如同当初王羲之一样邀一群朋友(当然,这其中必定要有作者所思的那位友人)再来“曲水”边从续新韵。最后“笑与南山比寿长”一句,虽然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样的俗语。对于福能否如东海这里我们就不说了,但这人的寿命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南山相比,可比的自然是这隽永的诗词了。这样一来不仅与前句之“新韵”相互照应,也使整句诗的意境得到了提升,起到了荡气回肠的效果。其实,我在解读这首诗之前也曾被“留”字所误导,我想,这里若将“留”言改为“流”传,不仅在意境上能通达顺畅,在词句上也更显灵动自然。

  总结:这是一篇借“节”怀人的作品,但作者所怀之人却始终没有透露出来,大概正如我在评注中所讲,作者所怀之人也许是一位与诗词界神交多年而素未谋面的知音、挚友。然这篇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典较多。因其用典稳重,使意境得到提升,起到了经久耐读,荡气回肠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wh/152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