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文化 >> 寻古探幽丨金陵三俊之首顾璘三十三
作者简介:
孙辰龙吟阁主人
中国美协江苏创作中心书法创作部研究员
江苏省和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江苏现代书画研究会理事
南京明史研究会理事
据《明史·顾璘传》载,顾璘(—),字华玉,号东桥,上元(今南京)人,少负才名,虚已好士。弘治九年()进士,任广平知县,擢南京吏部主事,晋升吏部郎中。正德四年(),出任开封知府。与镇守太监廖堂、王宏忤不合,被锦衣卫逮捕下狱,贬为全州知州,后迁台州知府。顾璘历任浙江左布政使,山西、湖广巡抚,右副都御史,吏部、工部右侍郎,终于南京刑部尚书。嘉靖二十四年()卒,顾璘七十岁。
顾璘不仅仕途上平步青云,而且顾璘的诗以“矩荧唐人,以风调胜”著称。如诗《登清凉山后西塞山亭》:“晚上高亭对落晖,万水寒翠湿秋衣。江流一道杯中泻,云树千门鸟外微。古寺频来僧尽老,重阳欲近蟹争肥。霜枫恶作萧条色,故弄残红绕客飞。”顾璘与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其诗文书画渐脱前人格局,形成新的地域风格,成为金陵文化艺术的代表人物。陈沂(—),诗《登台遇雪》“梁主台前雪,依然见雨花。净缘归佛界,空味入僧茶。城阙临俱异,川原望渐赊。几行寒雁影,寂寞在平沙。”顾璘在“金陵三俊”中是官位最高,影响力最大。明末钱谦益也称顾璘“处承平全盛之世,享园林钟鼓之乐,江左风流,迄今犹称为领袖也”。经“金陵三俊”的开拓转型之后,金陵文化逐渐脱离保守的贵族情趣,开始接受追求个性的新兴士民审美观,在明嘉靖中期达到了新的高峰,时人誉为“金陵之初盛也”。后宝应朱应登继起,并称“四大家”。三者仕宦皆不及顾璘。顾璘主要著有《浮湘集》、《中山集》、《息园诗文稿》等。另外,顾璘在书法上,已不受限于赵孟頫,而是直追晋人风格。
顾璘墓位于西善桥贾西村,原规制宏伟,有墓冢及神道碑、石羊、石马、石虎、文臣、武将等石刻,“文化大革命”中已全部被毁。
本文原创作者孙辰老师书法欣赏
佛和心的关系,并不是要等心灭了,才有一个佛出来;只要把妄心歇下,那就是佛。因此黄檗禅师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作如是求。”我们不要把心和佛分开来,心和佛分开就是凡夫,就是众生。如果我们能把真心跟佛调和起来,“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则当下我们与三世诸佛又有甚么两样呢?
南昌白癜风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