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习俗 >> 重阳闲弄菊,广东省文化馆举办节庆叹非
“几种重阳菊,连开傲晚霜。红黄各称赏,朵朵弄杯觞。”赏菊、咏菊自古以来是重阳习俗,故而重阳节又名“菊花节”。
10月10日,为迎接今年的重阳佳节,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节庆“叹”非遗——重阳节活动,邀请岭南押花艺术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傅庆军现场教授市民游客创作《重阳赏菊图》,用非遗技艺定格自然之美。
岭南押花艺术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傅庆军指导市民进行押花创作。
广州又名花城,四季鲜花盛开,但鲜花易枯,过时则凋零。傅庆军介绍,押花技艺便是岭南人永葆鲜花美丽的办法。人们将天然植物花卉做脱水处理,依其天然形态、纹脉和色泽,精心设计,匠心拼贴,真空装裱,制成岭南押花艺术作品,将大自然的灵性和美丽长久定格。
市民进行“重阳”为主题的押花创作。
岭南押花艺术源于南北朝时期,根植于中国民间,囊括了所有传统植物粘贴工艺。傅庆军从事押花艺术已有30余年,她的押花作品在中国元素中又融入了西方和当代的艺术风格,使其作品兼具传统与现代,与时俱进,独具新意。她告诉观众,岭南押花艺术的制作过程不算复杂,难在其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对审美素养的要求较高。
市民押花作品。
活动当日,听完傅庆军对押花艺术的起源、历史发展、制作方法等的介绍后,现场学员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傅庆军提供的制作材料,亲自体验押花艺术的魅力。傅庆军在学员们身边耐心指导,一一解答大家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傅庆军介绍岭南押花艺术的特点与历史。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用心创作,一幅幅精美的《重阳赏菊图》陆续完成。不少学员表示,以后买花就知道如何“再利用”,再也不怕喜欢的花朵凋零了。
主办方告诉小南,节庆“叹”非遗活动旨在引导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璀璨悠久的文化,提高非遗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增强大家对非遗的认同感,让传统文化与当下时代发生更为深刻的共振。
省文化馆同时透漏,他们还将继续依托节日特点,继续推出更多新鲜有趣的非遗活动,持续打造“节庆‘叹’非遗”系列活动品牌。对岭南大地上各种非遗巧工有兴趣的朋友们,不要忘记 孙羽嘉
主办方供图
孙羽嘉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