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这首诗被誉为七律之冠,其中一联短短14字

发布时间:2025/1/19 13:33:30   点击数:
杜甫,被誉为“诗史”,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杜甫的一生坎坷崎岖,尤其是到了人生晚年,漂泊西南期间,更是令人唏嘘。唐代宗大历二年(年)秋天,杜甫游历夔州,正值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远,感慨国家与个人际遇,写下了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音韵和谐,意境深感人心。这首前两联写景详略得当。其中首联写了六种景物,分别是风,天,猿,渚,沙,鸟。抓住了夔州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景物来进行描绘。使人不禁产生凄清之感。第二联只写了两种事物:落木与长江。落木就是落叶。但是在诗歌里,落木比落叶更具有表现力。该联营造了一种阔大深远的意境。包含了作者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情怀。这两联一个是近景,一个是远景。读了这两联,不禁让人想到杜甫的另外一首诗中的两句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在这样阔大的画面里,置身其中的人显得是如此的渺小。后两联是抒怀。第三联写的是个人状况。也是被人称道的两句诗。短短的14字却包含了8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万里表示离家之远,人讲究的是叶落归根,但是杜甫在晚年,仍然处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真是让人感叹。秋不一定是悲伤的,也可能是多彩的,就像刘禹锡诗中说的“我言秋日胜春朝”。但是杜甫加一悲字,那就加重秋的悲伤氛围了。作客指的的是漂泊在外,如果只是一时的漂泊,还有回味的余地,那么常作客就不是人生所想了,就只剩下了悲了。百年是人生到了晚年,也就是暮年。多病就是体弱多病。登台就是登高远望,登高易引发人的情思,但是独登台引发的情思就只有悲凉的意味了。艰难一词既指国家又指个人。繁霜鬓指的是头发花白,对应的是第三联中的百年。最后一句说的是自己戒酒了。但是,古人喜欢借酒浇愁,现在酒也不能喝了,那杜甫心中的愁苦就没有办法排遣了,只能郁结心中了。你心目中的杜甫是什么样子的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lrjr/149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