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这七个成语至少难倒十亿中国人,你也试试看

发布时间:2025/1/26 17:29:38   点击数:
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中国成语难免使人望文生义,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原始真意,甚至驴唇不对马嘴。其实,这种近乎数典忘祖的无知,早已约定俗成?这里姑且挑选八个最常见的成语,恐怕至少会有10亿中国人,没资格说自己百分之百地跨过去。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也不能幸免。1、七月流火(本指天气转凉;后人竟望文生义,愣说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为啥天太热?原来太有柴了。)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2、娑婆世界。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共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3、空穴来风。原指有根有据的事儿,结果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真是瞪眼说瞎话。这个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4、床笫之私(床笫,是个迷人双眼的马甲,很容易误作床第。虽然两者模样酷似,可惜,后者根本不是中国话——对不起,俺眼神儿不好。)床,好解释;笫(读作子),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但换上床第这套马甲,就什么讲儿也没有了。5、明日黄花(指过时之物。或许有人觉得,明日哪里不过时?昨日才过时哩,便想当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黄花——谁下的命令?凭啥愣改呀?)这个成语的出处,源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6、美轮美奂(只形容建筑之美,如今,被滥用到所有事物上。尤其是电台、电视台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半吊子主持人,往往是张嘴就来,出口成错——错了也不改,脸皮就是厚。)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晋文子赵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晋国大夫张老去祝贺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轮,是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这个成语指高大的意思,专门形容房建筑屋高大华丽。现在?连唱歌跳舞、喝酒吃饭都美轮美奂了,上哪儿说理去?7、始作俑者(原指做坏事,引领歪风邪气的第一人,现在,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起码也是开先河的任务——看来,屎盆子完全可以扣在正面角色脑袋上。尝尝鲜儿吧您呐。详见:骂人有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出处在《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是理所当然的贬义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lrjr/150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