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重阳节的传说和民俗

发布时间:2016-9-18 11:28:23   点击数:

神话传说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后来在民间大致发展成若干版本的传说,其中一种是这样的: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1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每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以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周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究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究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奇异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究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夜以继日苦练,终究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1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学成,应当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1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故乡,在九月初九的凌晨,按仙长的吩咐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1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候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瘟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做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9还是生命久长、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到年重阳节被立为老人节!

民俗活动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构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由于与“久久”同音,9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久长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很多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登高

重登高阳节首先有登高的风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到达赏心悦目、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意图,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行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集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意味长寿。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做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朝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依然盛行,在明朝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茱萸还盛行九九插茱萸的风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朝就已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白癜风早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2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