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节日今天是重阳节,客家重阳风俗你知多

发布时间:2021-12-14 19:57:46   点击数:

  今天,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截至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其中,可能就有你我白发苍苍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今天重阳,一起许个愿,祝家里的老人健康长寿,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重阳时节,这样养生

当心秋燥

  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同时,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这个季节,喝粥可以减轻人的胃肠道负担,对消化也有帮助。

 

温暖睡眠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若“贼风”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翌日清晨就会感觉偏头痛;“贼风”吹在腹部,则会引发腹泻;“贼风”吹在暴露于外的肢体,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状态。因此,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避免盲补

  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起居有常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

  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心情开朗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绪不畅,更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诱发多种疾病。子女们应多跟父母唠嗑,多交流。

每个地方都有过重阳节的习俗,关于客家人重阳节怎么过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发布君客家人因战乱及其他一些原因,自古南迁至岭南山多林密荒蛮之地,并将此民俗节日带到新迁之地,常称之为“九月节”,又名“兜尾节”,认为它是一年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且素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所以,客家人过“九月节”特别隆重。忙时各顾生活,闲时相互串门。在重阳佳节之际,恰逢秋收农闲,更是探亲访友的良好时机,亲人团聚,族人联谊,互赠佳品,交流谋生心得。这个节日最为普遍的活动是插茱萸、饮菊花酒、放风筝、登山游玩。一、亲人团聚,族人联谊,增进团结   秋收完成,五谷飘香,进入冬闲。如此良秋佳节,客家人一般都要制作各种糕点,户户包饧,包灯盏糕,很是隆重,出门在外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   客家人比邻而居,屋围成圈,宛若长龙卷腰,忙时各顾生活,闲时相互串门,在重阳佳节之际,恰逢秋收农闲,更是探亲访友的良好时机,亲人团聚,族人联谊,互赠佳品,可以交流谋生心得,亦可谈团结御敌之盛事。所以,客家人过九月节特别隆重。。二、登高爬山,身心愉悦,亦可避邪   “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重九这天,客家人还喜欢全家老少一起去登高爬山。   秋高气爽,登山望远,心旷神怡,美景尽收眼底,身心愉悦,亦可避邪避瘟疫。老人们说过,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   某此文人墨客在饱览秋日美景之后,常常诗兴勃发,口若悬河,一吐为快,传颂诗篇。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为家人祈祷,希籍家人从此平安健康长寿。三、品酒赏菊,祈祷平安,友谊长久   重九这天,客家人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是生命力的象征。   “夕餐秋菊之落英。”古时的客家人对菊花酒,凡重阳必饮,以此祛灾祈福,亦称之为“吉祥酒”。品酒赏菊之余,亦谈要事,增进友谊,增进团结,达到联防联治,确保平安的目的。四、佩戴茱萸,避邪念亲,以招吉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雅号“辟邪翁”。其实,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其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防虫。      古时,客家人迁徙南粤,山高林密,房屋潮湿,炎热尚余,衣物易霉,故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并以此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五、放纸鹞,飞梦想,求平稳,谋安定   “风筝”即是古时的“纸鹞”,五代以后谓之“风筝”。于重阳节前后或是重阳节当天放风筝,亦是某些客籍地区的特有习俗。   岭南气候多时潮湿,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难放风筝。重阳前后,秋高气爽,金风怡人,客家人登山望远,于户外活动中,放放纸鹞。   其时,风入竹,声如筝,天时、地利、人和,美景与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   放飞风筝,也放飞了心中的梦想,以求平稳,谋安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此外,也有些地方的客家人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步转变。现在,客家地区的重阳活动已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   野外秋游,登山望远,既可回归自然,亦为祖国锦绣山河而自豪,利于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塑造高尚品德。

(来源:人民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25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