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相关传说 >> 明日重阳,苏州人必知的重阳民俗,你都知道
苏州好,冒雨赏重阳。别墅登高寻说虎,吴山脱帽牵羊。新酿酒城香。
重阳,得名于《易经》,九为阳数,月日中有二九相重,即为重阳。古人定下节日大多暗含人伦道德或对自然的尊崇,而九在数字中又是极大数,所以庆祝重阳也有祈福长久、长寿之美意。而在苏州,因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重阳节又有了不同的民俗风情。
夜读红楼梦,正逢大观园里饭后开诗会,宝玉急吼吼抢头彩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那边厢黛玉是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这一句句说的人口水直流,宝钗也忍不住了,长安涎口盼重阳啊。好在,苏州也到了蟹肥菊黄的时节,明朝正是重阳。
重阳吃蟹是老习俗了,尤其是在苏州,濒临太湖,又涵阳澄湖,好水出好蟹。不过只有等到重阳时捕捉上来的才是上品,十足矫健,膏脂肥满。正因了这天时地利,所以相比别处,在苏州,重阳吃蟹倒是一件大事了。
大闸蟹好吃,只是吃相未免差了些,费事倒心甘情愿,但吃不干净却是一桩憾事!所以,既要文明风雅又想满足饕餮食欲的苏州人发明了一套专门吃蟹的小工具--蟹八件。圆头剪、圆腰锤、长柄斧、镊子、钎子等轮番上阵,敲敲打打,或剔或吮,好似在弹奏一首抑扬顿挫的食蟹曲。如此一来,吃蟹不仅是美食,也是雅事,不禁也给重阳这个节日增添了一脉独特的饮食文化。
吴地百姓自古就懂得情调生活,所以,吃蟹时一并赏花饮酒才是真个赞格。重阳正是金秋时分,到处飘着清甜的桂花香,醉了一城苏州人。让老苏州惦记的还有虎阜的菊花,到了重阳,花农便将花一担一担挑进城里,家家户户都会摆上几盆,不仅能观赏辟邪,也能入菜入馔,饮上一杯菊花酒,解一解蟹的寒性,菊叶擦手还能祛腥。如此一来,对菊持螯对酒狂也就成了吴地重阳颇具特色的风情。
据说春秋时吴王夫差就在重阳节登吴山临风远望,于是重阳登高也成了苏州人的一个老习俗。这儿虽是江南水乡,倒也有几座诗情画意的山。登高的起源本是为了躲避灾祸,不过在福地苏州,吴地的人们自古就是把它当成一种文化活动来进行。
秋风送爽的日子里,唐伯虎就曾约了文征明、祝枝山等才子登临虎丘,远眺山清水秀,稻花飘香,怎能不令人心生愉悦?兴至酣处再赋诗一首,这种风俗至今仍然延续在苏州文人圈中。苏州人对登高实在是喜欢极了,常常万人空巷,倾城而出,虎丘曾几无容膝之地,天平山、灵岩山、穹窿山都是苏州人的登高热门地,来不及出城的百姓就只好登一登城内的北寺塔解解馋了。
九九重阳,九在古代有至尊之意,地位高,民间又将重阳节奉为老人节,登高也就有了高寿的美意。
不过,也并不是人人都有空去登高,而在重阳那天未能登高的人,大可以用重阳糕来代替下,糕谐音高,同样蕴含着万事俱高的美好祝福。
苏州人做重阳糕,大多是用米粉,也有用面粉,从前会和上菊花瓣,揉成厚厚的糕放在蒸笼里蒸熟,有枣泥或者豆沙馅,糕表面还会嵌些枣子或栗子,有的还撒些百果,譬如松子仁、瓜子仁、葡萄干等。旧俗,重阳糕上会插上红、黄、绿三色小旗子,从前的小囡们最喜欢了,现在就用三色代替。刚刚蒸出来的重阳糕香喷喷,咬下一口清甜软糯,直到现在都是苏州人爱吃的一道佳节小点心。
这个古老节日延续了两千多年,苏州人对它的庆祝也在传承中创新,不断丰富生活的情调,也借着节日之名,遨游苏城,赏花饮酒,登高吟唱,好不快活。生活之中,心情愉畅才能长寿健康、生活美满,那么重阳之意也就到了。
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儿童白癜风有哪些症状